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综合模拟题

2014年教师资格《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标准预测卷(1)

来源:233网校 2014年7月11日
三、材料分析题
29.[参考答案](1)不矛盾。对拉普拉普和麦哲伦船队活动的记录,反映了维护民族主权尊严和缅怀艰难的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同样重要意义。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的活动还有:中国郑和下西洋;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好望角;意大利人哥伦布到达美洲,并发现“新大陆”;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印度,开辟了欧洲人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3)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及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0.[参考答案](1)明经和进士。
(2)科举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被列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些困难,如果单凭教师讲述,不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就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层层深入地去探究科举制的创立过程及影响。
(3)重点:科举制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即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唐朝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发展内容有: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31.[参考答案](1)知识与能力是历史教学的基础与核心,过程与方法是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教学的灵魂。三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材料中的三维目标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共同统一于“拿破仑的文韬武略”这一主题中。
(2)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活动设计的依据与标准。历史课堂上所有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执行,因此新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和进行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四、教学设计题
32.[参考答案]《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依据内容分析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扮演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观看电影《甲午风云》中“黄海大战”的片段,再现历史情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甲午中日战争中广大爱国官兵和台湾军民英勇杀敌、顽强反对外来侵略的教学,号召学生向英雄学习,树立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人生观。
(2)通过帝国、主义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无能的清政府,再次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教学,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培养立志成才、振兴中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黄海大战及《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
清政府在当时海军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为何战败;《马关条约》产生的影响。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式
本课综合运用情境式、比较法和自主学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形成师生互动。
多媒体辅助课件
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和装备(“双联主炮”和旗舰“松岛号,,)、《黄海大战》的片段、《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黄海激战》图、人物像《邓世昌》《致远号》《日军屠杀旅顺居民》、“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查找阅读与本课相关的一些资料,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尤其是“黄海大战”)和结果;清朝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用口诀归纳出《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3.结合当今热点,探讨中日关系的发展趋势等。
(二)导入设计
1.情境营造
放映日本当时先进的军用武器,为导入新课做铺垫。
2.教学导语
设问:同学们,当今的中日关系如何呢?
教师切入屏幕,显示课件:2011年l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进行了访问,呼吁增加政治互信、扩大交流合作。
那么,一百多年前的中日关系又如何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了解当时的中日关系。
(三)教学结构
1.发生的原因;
2.爆发;
3.重要战役;
4.结果;
5.《马关条约》。
(四)师生互动
1.发生的原因
思考:这场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如何?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点援:简要从日本、朝鲜、清朝三国分析战争的背景,并归纳出战争发生的原因。
日本明治雏新后,制定了侵华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朝鲜农民起义,为日本提供了契机(直接原因)。
2.爆发
提问:这场战争发生在哪一年?为什么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3.重要战役
(1)了解战争的简要经过
教学策略:先总(简要经过)后分(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溃败)。
在屏幕上打开《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
(2)着重学习重要战役——“黄海大战”
放映“黄海大战”的片段,着重观看邓世昌率领士兵英勇抗敌的感人场面。
请个别学生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并由学生简要评价。
提问:邓世昌有哪些高贵品质?
(3)旅顺大屠杀
承接上文:黄海大战后,日军轻易侵入辽东半岛,出现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这场大屠杀发生在哪里?
在屏幕上打开《习军屠杀旅顺居民》图片。
(4)威海卫溃败
设问:接着,日军又夹击威海卫,我军战况如何?
4.结果
提问:本次战争的结果如何?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过渡语: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与日本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奈约》。
5.《马关条约》
指名回答:《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及双方的代表。
要求学生阅读文中相关的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邻座讨论:尝试用口诀归纳《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口诀:割三地;赔二亿;允设厂;开四口。
邻座讨论:《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进一步细化《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探究下列问题:
“割三地”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点拨并屏幕显示: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大陆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日本占领台湾长达50年之久,不仅掠夺了资源,而且把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基地。“赔二亿”又有什么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并屏幕显示:
“赔二亿”与前两个条约相比,赔款数额剧增,严重破坏了中国财政;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全年收入的三倍多,其中85%作为日本军费,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发展;清政府除了大肆搜刮民众外,还要大借外债,更加依赖于帝国主义。
“允设厂”带来了哪些危害?
启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是否签订条约?
剖析并屏幕显示:鸦片战争爆发后,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中日战争后则相反;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但没有条约依据,《马关条约》签订后则有了条约依据,表现为帝国主义向中国输出资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日本在我国建厂,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原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教师归纳并屏幕显示:


“开四口”又产生了哪些危害?
诱导:采用“三约”复合图表进行比较。
剖析:《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都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北京条约》开设汉口、南京、天津等共十一处(《天津条约》开十口,《北京条约》增设天津一处,中英、中法《北京奈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故《北京条约》共开十一口),已经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北沿海,开埠天津,北京的大门被打开;《马关条约》开四口,说明最富庶的长江流域特别是江浙两省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地。
综述并屏幕显示:
经济侵略的路线:江南沿海一长江中下游、江北沿海一长江上游
简言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伸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小结:
《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哪些进一步的危害?

(五)教学总结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此,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真题推荐:2014上半年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 233网校真题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

短时通关:2014教师资格培训,让你用30%的时间,掌握85%的知识!

试题推荐:2014考题《中学综合素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