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________。
2.教育改革的核心是________。
3.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________。
4.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________、对学科的研究。
5.在泰勒“课程原理”的四个阶段中________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6.杜威的学生________创立了“设计教学法”,它分为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的。
7.根据课程任务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________型课程。
8.基础型课程是一种注重学生________能力培养的课程。
9.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________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0.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________。
11.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________课程。
12.________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3.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________和成果评价。
14.________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15.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________性和发展性。
16.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________、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7.拓展课常常以________的形式出现。
1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________的形式出现。
19.课程文件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________。
20.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________等。
21.教科书是________的具体化。
22.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教学大纲、教科书。
23.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________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24.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两种,通常采取的方式有________式和螺旋式。
25.我国小学课程设计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________为最终目的。
26.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及________三方面的影响。
27.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____。
28.评价________的过程和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2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________模式。
30.________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31.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________为依据。
32.________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33.小学教育是________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和专业教育。
34.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________、基础性。
35.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
36.安排课程表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________。
37.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________模式、CIPP评价模式。
38.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________。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