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模拟试题>中学教育学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及答案(6)

来源:233网校 2012年5月2日

一、单项选择题
1.C
【解析】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2.D
【解析】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3.A
【解析】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其特征是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普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采取全日制教学形式
4.D
【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5.B
【解析】学校组织既具有一般的组织特征,如实体性、目的性、系统性和程序性;又具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特征,如垄断性、非自愿性和公益性。题中体现的是垄断性。
6.D
【解析】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教育无目的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神学本位论(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题中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
7.D
【解析】关键期不同于其他时期,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8.A
【解析】略。
9.D
【解析】略。
10.A
【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11.B
【解析】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
12.D
【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3.C
【解析】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14.B
【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15.B
【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解析】由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任务的复杂性和劳动手段及劳动过程的特殊性来决定。
2.ABC
【解析】提起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首先,提起申诉的人必须是不服学校处分或认为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生本人,如果学生年龄较小,可由其监护人代为提出。其次,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包括做出不利处分的学校或侵犯了其合法权益的学校或教师。再次,提出申诉的事项必须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受理范围之内。
3.BDE
【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关注点在非预期的结果上,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4.BCD
【解析】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5.ABCDE
【解析】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方法。运用语言进行说服和运用事实进行说服都属于说服法。

三、填空题
1.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2.人的价值
3.人格
4.青年期
5.道德
6.向师性
7.教育能力
8.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9.语言表述、复习谈话
10.受教修养

四、名词解释
1.培养目标: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2.教学策略: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的意义。
3.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4.成熟:在教育学中,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5.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某种组合方式。

五、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遗传因素。它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它是围绕在人周围的,对个体自发地发生
影响的外部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3)学校教育。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发展的一种活动,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们的发展的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个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得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答案要点】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特性: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基础因素。它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
第二,内部因素。它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等。
第三,外部因素。主要指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等。
这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促进着学习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3.【答案要点】
(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答案要点】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六、论述题
1.【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有如下要点:
(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
(3)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2.【答案要点】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在于:
(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它能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既考虑到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到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具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具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学校把学生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内进行教育,因而,学校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教育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不利于人发展的因素。
综合上述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最新试题:

7套2012年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题附答案

201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套

在线试题: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押题密卷16套

2012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10套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