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C6.D7.B8.C9.A10.B11.D12.B13.A14.D15.A16.B17.A18.C19.D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CD4.ACD5.ACD
三、填空题
1.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3.生产劳动4.人一人5.灵活性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7.主导8.身心素质9.成熟10.夸美纽斯11.直接经验12.记过13.社会教育14.备课15.外部因素16.基础17.教学价值取向18.班级19.京师同文馆20.创造才能
四、辨析题
1.(×)。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2.(X)。关于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研究者试图以实证的研究加以证明,但其真正引起人们的注意,还是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以后的事。
3.(√)。4.(√)。
5.(×)。研究课题的选择过程因各个课题的性质和特点、研究者的知识背景和科研经验等多方面的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最早提出“学校文化”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华勒。
五、简答题
1.答:教育科学研究并没有固定不变的程序,研究课题不同,程序也可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教育科学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构思与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三个大的环节。
2.教育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
3.(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
4.教师的任务与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如下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属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2)创造性。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从目标的确定、教育过程的安排、教育内容的确定都体现创造性。(3)示范性。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青少年学生向师性的特点,也决定他们对教师的认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4)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教师劳动的长期性特点,有助于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6.(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