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简答题
1.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
(1)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2)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1)综合型。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3.(1)帮助学生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4.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5.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6.出现的变化有:(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六、论述题
1.答:研究成果是研究者对所从事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研究成果表述的主要目的是:(1)展示研究结果及其价值,接受社会的鉴定、评价,在得到社会的肯定后进行推广或应用,从而取得社会效益。(2)提供有关研究过程的实际资料及对结果的评价分析,以便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3)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总结,促使研究的深化和成果的扩展,进一步发现新闻题和新的事实,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准备。(4)通过撰写研究报告、著作或论文,提高研究者的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答:根据不同的标准,教育科学的研究文献有不同的种类。按照文献的社会属性,可分为政治文献、军事文献、经济文献、教育文献、科技文献等。按照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是指未经加工的原始文献,如实验报告、会议记录、统计报表、政府文件、专著、论文等;二次文献是指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检索性文献,如文摘、索引、题录等;三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后形成的参考性文献,如报考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等。按照记录的形态,可分为印刷型文献、微缩型文献、视听型文献、机读型文献、网络型文献等。
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特点是:内容广泛,数量众多,继承性强,相互交叉渗透,分布分散且不平衡。
3.(1)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在现实的教育效果、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上都存在问题,对青少年学生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不强。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注重方法的变革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以德育人”。“以德育人”就是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在口头上要求学生有思想道德,更重要的是要用行动把什么是道德展示出来。
(2)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引导、培育和促进着学生品德的发展,因而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3)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①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青少年学生在吸取社会和教育影响的活动中,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外界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内部的思想情感活动,才能被他们所理解、选择和吸取,成为他们自己的观点、需要和追求。这样社会影响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品德。在德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能动地吸取教育影响的。②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从根本上说,外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德,只能在学生与外在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而不可能在
他们处于静态中进行;而道德活动则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又要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两者联系起来,相互促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品德能动地得到发展。
4.(1)人具有某种先天素质,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成熟的。
(2)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成熟的作用在思维、情感、个性等高级心理活动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试题推荐:
考前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