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
1.在课堂中协调好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关系:(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2.提高群体凝聚力要:(1)了解已有凝聚力的强度情况;(2)努力提高学生个体目标与群体目标的一致性;(3)引导所有的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形成归属感;(4)促使学生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性问题上达成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5)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课堂气氛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课堂气氛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综合状态。我国学者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注意、情感、意志、定势与思维等状态水平,可以将课堂气氛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形式。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1)教师的领导方式。在民主式领导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积极配合,易形成师生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积极课堂气氛;(2)教师的移情。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能处于学生的地位,多为学生着想;(3)教师的期望。教师的期望可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4)教师的焦虑。教师对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常常使其感受到对自尊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中等焦虑水平,有利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4.课堂纪律是指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与控制。课堂纪律具有以下四种主要的功能:(1)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懂得个人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2)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它使学生在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3)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并形成道德义务感,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4)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使学生的行为有所遵循,不至于因为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而产生焦虑。
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把课堂纪律划分为四种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是在教师操纵、组织、安排、规定和维护的标准下,所形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同班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3)任务促成的纪律。指某些学习任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而对别的事情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也称“自觉纪律”,即自律。
维持课堂学习秩序的基本策略有:(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2)非言语线索的运用。运用非言语线索,比如一个眼色或一个手势,既可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4)赞扬其他学生。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同学的行为表现加以赞扬,这样做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受到暗示和控制;(5)正确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一般来说,处理学生违纪行为应该以说服教育,促进学生自省为主。但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恰当惩罚。
5.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将个体接受纪律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强制阶段(0~6岁)。在这一阶段,由于儿童年龄很小,不懂得纪律约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可以主要使用强制方法来约束他们。
(2)强化阶段(6~9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知道行为后果对自己的影响,已经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判断事物了。对这个阶段的儿童使用强化的方式最有效。因此,教师的表扬和批评、班级或全校的评比、奖励都是十分有效的。
(3)遵从集体阶段(9~1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群体归属意识形成,开始认识到集体与自己的关系,产生集体荣誉感,十分看重集体荣誉。因此,可以利用集体作为强化的手段,用集体荣誉、集体要求来约束儿童的行为,使其遵守纪律。
(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成年)。在这一水平上,学生开始懂得约束的必要性。这时是教给学生自我管理的最佳时机。
(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这一阶段是纪律约束发展的最高级的阶段。对待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纪律问题的方式方法也应不同。
6.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问题行为的表现者。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1)适应不良。是指学生人格的适应不良,即不能很好地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或学生不能积极作用于环境并改造环境,由此产生各种情绪上的干扰;(2)厌烦。即对课堂教学活动不感兴趣,成绩较差的,根本无法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3)挫折与紧张。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挫折,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好,都可能引起学生问题;(4)寻求注意与地位。有的学生学习差,又没有其他方面的特长,在班里他们得不到任何人的重视或认可,得不到任何奖励的机会。由于认可需要不能从正当的途径得到满足,于是他们宁愿闹事,受谴责甚至惩罚,也要以此来求得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赢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5)过度活动。过度活动的学生在课堂中也容易对于无关刺激做出反应,注意力无法集中,行为冲动等,从而造成问题行为;(6)性别差异等。课堂教学中问题行为的产生,在性别上有差异。一般地讲,男生的问题行为比女生要多一些。
7.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1)教师的教育失策。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的错误;管理的失范;教学的偏差等;(2)学生的身心因素。表现在:第一,一般男生的问题行为特别是外显性的问题行为多于女生;第二,学生生理上的障碍容易使其产生问题行为;第三,心理缺失也是构成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3)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大众媒体、课堂内部环境等方面。对于学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应以预防为主,引导和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适应课堂环境,逐渐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对于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处置应采取以下措施:(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合学生的程度或水平,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取得较满意的成绩,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每引人一个新的问题时,必须交代清楚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于紧张;(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指导应包括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做、怎样做、怎样获得帮助,以及完成作业后干什么、完成作业需要多少时间,不能按指定时间完成时怎么办等,这样使学生得到足够的信息。教师积极地回答学生的问题非常重要,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安全、支持的气氛;(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学应该在愉快、和谐、有序的气氛中进行,这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的情绪处在平静状态,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是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排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改变学生的认识、信念、价值观、道德观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6)协调伙伴关系。为问题行为的学生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能在班集体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积极作用,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在班级中的地位。同时,还要制止学生中对他们的伤害行为;(7)与家长合作。教师必须主动地与家长合作,互通信息,共同配合,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展
8.(1)课堂管理就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一般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达到三个目标:①争取更多的时问用于学习;②争取更多的学生投人学习;③帮助学生自我管理;(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①教师的领导方式;②班集体规模;③班集体的性质;④对教师的期望;(3)通过深入了解班级的特点,采取符合班级学生意愿的领导方式,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①明察秋毫,要求教师尽量避免被少数几个学生所吸引或只与少数学生交流;②一心多用,同时跟踪和监督几个活动;③整体关注,调动尽量多的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④变换管理,灵活地采用多种多样的手段使学生顺利从一种活动过渡到另一种活动。
特别推荐:
2012年教育心理学考试各章节重点提示及章节习题(中小学通用)
2012年考试大-教师资格站“考试应用”,免费体验中 | ||
在线模考 |
模拟试题、章节习题、真题、预测试卷等各种试题免费做! | |
报考订阅 |
第一时间了解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成绩查询等考试报考. | |
我的课程 |
随时随地学习,2012年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48小时免费试听. | |
你问我答 |
对模考试题有疑问,或者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提问. | |
考试应用功能不断添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