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
(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
(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
(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
(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
(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
(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
(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
2.意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到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1)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而言,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
(2)主观条件
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如果学习材料本身必须有逻辑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了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学习者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即学习材料有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张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3.虽然信息可以在长时记忆中储存,但是人们还是常常体验知识的遗忘,关于遗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理论解释:
①痕迹衰退说。这是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
②干扰说。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在保持期间,如果没有其他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则原有的信息不会遗忘。
③同化说。奥苏伯尔根据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遗忘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解释。他认为,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前面学习的加深和扩充。遗忘就其实质而言,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④动机说。动机性遗忘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人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或有损自我的形象。这一理论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
4.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主体的主要学习包括确定所学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操作活动程序)和使这种实践模式的动作结构在头脑中得到清晰的反映。为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的各个动作要素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这样,学生对于活动才能有一个完整映象,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和动作执行方式的各种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3)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构成活动的动作不能以现成的形式教授,而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师生共同总结各步动作及其执行顺序。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各动作划分的原因及动作顺序的合乎法则法,从而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4)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总之,通过原型定向阶段的教学,学生建立起了关于活动的初步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为进行实际操作提供了内部控制条件。
5.情绪能够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提高或降低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因此,健康情绪的养成或保持
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或生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保持健康情绪的条件如下:
(1)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个人学习、工作与生活的一种精神支柱。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就能在遭受挫折、打击和失意时,始终保持坚强的精神和健康的情绪。正确的人生追求应当是使别人过得更美好,对社会有所贡献。只有确立正确人生态度的人,才能百折不挠,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如失恋、失学、疾病等)时,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2)宽广的胸襟
保持宽广的胸襟是形成健康情绪的基本条件。宽广的胸襟表现在对待生活琐事能开阔视野、旷达胸怀。看问题应看到全局和长远,不能因暂时的不利境遇而烦恼沮丧,不能为那些微不足道的不利而大动感情。在为人处事上,应当从渺小的个人感情中解脱出来,摆脱“自我中心”小圈,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他人,以真心、诚心去打动他人。
(3)理性地适应生活
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情感世界中,这种情感世界是复杂多变的,一个人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情绪将会随之起伏动荡,时喜时怒,时悲时愁,情绪因此就会受到伤害,不良情绪将会由此形成。如果能够主动适应它,不管生活怎样起变化,始终不改愉快、乐观的精神面貌,坦然处之,理智对待环境、条件、生活、人际关系等问题,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并保持健康情绪。
(4)寻找身边的欢乐
经常保持欢悦乐观是健康情绪的重要表现。乐观的情绪是身心和谐的象征、心理健康的标志,它能使人从内心到外表都感染上愉快的色彩,更使人享受到对于生活的满足感,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保持乐观情绪的前提是善于寻找身边的欢乐。无论欢乐还是忧伤,都应当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新奇独特意味着能别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过的事。创造性有真正的创造和类似的创造之分,前者是一种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的活动;后者产生的成品并非首创,只对个体而言具有独创性。无论是真正的创造还是类似的创造,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或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可以说,创造性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潜能。
(2)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尽管各种不同的研究及其相关测验分别强调创造性的不同特征,但目前较公认的是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以下三个:
①流畅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②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③独创性。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答案要点】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处于伦理形成时期。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报考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针对中学生品德发展的这些特点和规律,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学生产生困惑,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的感觉,从而相信教师所言,改变态度。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
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以增强学生对错误观点的免疫力。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以免延误时间。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树立良好的榜样
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
(3)利用群体约定
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
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最新试题:
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