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 【解析】常思考这样问题的教师还处在关注生存阶段。
2.× 【解析】题干所述为规则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3.× 【解析】当新情境与定势一致时,定势对解决问题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4.×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5.√ 【解析】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而诱因是报考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为目标。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而言就是学习的诱因。 ’
6.× 【解析】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上位学习。
7.√ 【解析】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可及时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点,从而在重复学习时有针对性地加强薄弱点的学习。
8.× 【解析】单独孤立地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有效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应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
9.× 【解析】技能是在后天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完善的,而不是通过遗传得来的。
10.× 【解析】惩罚不等于体罚,必须严格避免体罚。
11.× 【解析】二者是相对的,同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方式,对甲可能属于常规性的,对乙可能就是创造性的。
12.× 【解析】态度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非天生的。
13.× 【解析】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生活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14.× 【解析】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因此对这些问题应给予直接指导。
15.× 【解析】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16.√ 【解析】二者都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判断,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或结束后使用。但二者的评价标准不同,检查单只需要做定性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要做定量的判断。
17.× 【解析】阐述规则时,新教师往往是含糊其辞的。
18.× 【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9.× 【解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岁,4~5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20.× 【解析】导致有机体行为变化的原因除学习外,还有疾病、疲劳等其他原因。
四、情景题
(一)
1.B 【解析】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2.AB 【解析】C项是思维缺乏批判性的表现,D项反映了个体思维的深刻性。
3.CD 【解析】A项错误,智力水平高,创造性可能高也可能低;B项错误,创造性强,智商应高于一般水平。
4.ABD 【解析】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重视非逻辑思维的培养,多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二)
1.A 【解析】记忆规律是先快后慢,不均衡。
2.ABCD 【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包括识记的时间、材料的性质、材料的位置及学习程度。
3.ABCD 【解析】及时复习、分散复习、适当过度学刁和多种感官相互协调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4.ABCD 【解析】学习策略的训练遵循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和有效的监控原则。
您还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