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判断改错题
21.(P321)√
22.(P367)×改正:品德行为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
23.(P64)√
24.(P68)√
25.(P188~190)√
五、简答题
26.(P536)教师的人格品质是影响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概括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二,教师的个性品质影响着学生智力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27.(P357~361)
(1)外部因素。
①社会文化条件。
包括社会风气、民族文化、学校与集体等。
②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既有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促进,同时更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注重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创造出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气氛。
(2)内部因素。①智力水平。②受教育程度。
28.(P218~219)
第一阶段:儿童不仅不能自发地产生策略,而且,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他们也不能有效地使用。
第二阶段:虽然儿童仍不能自发地产生某种策略,但却可以在他人的指导下,学会某种策略,从而提高认知活动的反应水平。
第三阶段:儿童可以自发地产生并有效地使用策略。初、高中时期,某些青少年在他们熟悉的知识领域,可以在无人指导的条件下,自觉运用适当的策略改进学习,而且能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调整策略。
29.(P68)形式练说的观点;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这是教学的最重要目标;训练的项目越困难,官能得到的训练越多;一种作业越深奥,其学习越有效。
30.(P155)对于言语信息的学习,加涅认为其内部条件是:在学习者的记忆中,需要出现某些先前学会了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以某种方式互相联系起来的,即已有的知识结构。另外,学习者还要具有编码的策略。言语信息学习的外部条件是:首先要使言语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使它能引起注意、知觉和选择;其次,要使语言信息在一种有关的、有意义的背景下呈现,并作有效的编码。六、论述题
31.(P98)
(1)从学习的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完形。
(2)从学习的过程来看,首先,学习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到彼的神经路的联系活动,而是头脑里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这种组织的方式遵循着知觉的规律。其次,就格式塔心理学家看来,学习过程中这种知觉的重新组织,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因此,学习不是一种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
32.(P467)为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基本看法。一般认为,教师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学生观,一种是排除情感因素的影响而纯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评价性学生观,一种是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所作所为的移情性学生观。持评价性学生观的教师,认为学生中不可教育的多,对学生要么厌烦、不加管束,要么指手画脚、发号施令。持移情性学生观的教师,认为学生都有“向师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对学生的态度是真诚的,容易成功地扮演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学生观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因此,教师应树立移情性的学生观。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