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D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的心理规律。
2.D解析:认知结构属于影响迁移的个人因素。即属于主观因素。
3.B解析:见认知策略中的复述策略。
4.B解析:见学习策略的基本特征,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5.D解析:教师的批评与不表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系密切,教师批评的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越不好,二者成负相关关系。相反,教师表扬得越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越好。
6.D解析: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
7.B解析:见从众的定义。
8.C解析:教师职业在封建社会初期开始出现:
9.D解析:练习曲线是不均匀的。
10.C解析: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CE 4.AB 5.AC
6.ABCD 7.ACD 8.ACD 9.BCD 10.ABCDE
三、概念解释题
1.角色:是指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关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予 个人的身份和责任。
2.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学生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
3.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4.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5.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对待客观事实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
四、判断改错题
1.(√)
2.(×)改为:品德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少年时期,(13—15岁)。
3.(√)
4.(×)改为:“认知策略”是布鲁纳于l956年提出的。
5.(×)改为:最能体现桑代克的联结理论的实验是饿猫开迷箱的实验。
试题推荐:
历年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