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第四批
一、考题回顾
题目:《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内容: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长江流域面积180 多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0%,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年径流量9500多亿立方米,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水电装机总量的2/3,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展示歌词“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并提出疑问“同学们,大家对长江了解多少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长江概况
给学生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及长江纪录片。
学生搜集有效信息进行描述: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流域支流众多,流经地区大多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长江干支流大部分位于亚热带,没有结冰期。
让学生对长江形成直观的感知,同时也简单了解河流水文的描述方法,为探究开发及治理奠定基础。
(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水能宝库”
【教师活动】让学生在中国地形简图上,标记出长江流域上中游分界线及主要水电站位置,并思考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将画出的示意图和结果展示交流。
【教师总结】长江水资源来源于高山上的冰雪融化,且长江上游位于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所以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一半。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支流和干流上相继建起了许多大型水电站,例如二滩电站(雅砻江)、龚嘴电站(大渡河)、乌江渡电站(乌江)等。
2.“黄金水道”
【教师活动】展示长江航运示意图及沿线主要城市分布图。
【学生活动】学生同桌相互交流,思考问题: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及对我国交通运输的意义?
【教师提示】目前,长江流域已建成了由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管道运输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长江航运在长江流域综合运输体系的地位不可取代。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并交流。
【教师总结】由于长江航运运输成本低、运输能力大;长江航运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长江航运综合开发优势明显等优势加上其水量大,中下游地势平坦,无结冰期。自古以来长江就是我国东西运输的大动脉,人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3.综合治理
【教师活动】展示建国前荆江段河道示意图。
【学生活动】荆江河道蜿蜒蛇行,多浅滩和沙洲,水位高出北岸平原,加上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容易积水。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如何对“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综合治理?
【师生总结】荆江河道蜿蜒蛇行,有“九曲回肠”之称,治理荆江的措施是加固堤坝,裁弯取直,新中国成立后,荆江防洪和航运效益显著。
环节三:巩固提高
学生自我手绘出长江流域示意图,并标记处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分界线和主要的支流及水电站。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长江生态治理的相关资料。
………………………………………………………………
一、考题回顾
题目:《新兴的能源基地》
内容:新疆有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新疆已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能源基地。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图片导入法,展示新疆独具特色的物产,如:哈密瓜、细毛羊及葡萄等。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新疆是干旱的宝地,并提出疑问新疆还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呢?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新闻感知
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新疆发展的规划蓝图,提问学生新疆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学生观看得知是:新疆要建设成为我国的能源基地。让学生对新疆的能源基地建设形成直观的感知,为讲解其建设条件奠定基础。
(二)探究条件
1.能源资源条件
【教师活动】给学生展示新疆煤炭、石油及天然气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新疆主要能源资源的分布地区。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自我总结并交流展示结果。
【师生总结】新疆煤炭资源分布于北疆如乌鲁木齐和哈密;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代表城市为克拉玛依;天然气资源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如:轮台。
【教师活动】继续展示新疆煤炭、石油及天然气预测储量占全国的比重图,提问学生新疆能源资源预测储量在全国的地位。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总结。
【师生总结】新疆三种能源资源在全国占比都在三分之一左右,储量非常大,为建设能源基地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2.西气东输
【教师讲解】为了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我国实行了西气东输战略。顺势展示西气东输路线图,提问学生西气东输起止点及经过地区。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及课文进行总结。
【师生活动】教师创设情境,找一位同学作为西气东输战略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西气东输的概况。可以得出,国家重点工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以轮南镇为起点,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向东,途径十个省级行政区送到上海、杭州等东部城市,同时也为沿途各城市提供稳定的天然气供应。该工程全长4200千米。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以地理小组为单位讨论:西气东输工程有怎样的意义?并提示学生可以从对新疆及对沿线城市的意义两个角度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师生总结】西气东输工程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不断地输送到急需清洁能源的东部沿海地区,有利于促进西、中、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对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环节三:巩固提高
播放西气东输工程轮南基地建设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及建设工人为建设新疆付出的辛勤汗水及为新疆带来的巨大变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新疆、建设新疆的爱国主义情感。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课后搜集关于我国资源调配的其他工程,并且想想这些工程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
一、考题回顾
内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设置情境导入法,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展示歌词“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并提出疑问东北地区到底有哪些资源?它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联系?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与农业
给学生展示图6.5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分布图:
【学生活动】学生观图片并思考问题: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活动】待学生观察活动完毕,提问学生并总结归纳:
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林和长白山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西部和辽河平原
耕地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东北农业类型的景观图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的土地类型分布状况下东北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类型?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并归纳总结:在山区林地面积广大,适合发展林业,主要的林产品有:人参、鹿茸等;在耕地面积广阔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例如:水稻种植业和春小麦和玉米;而草地则适合畜牧业,例如:舍饲养殖业和乳畜业。所以农业生产类型应该因地制宜。
(二)林地和耕地的变化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图6.6和6.7,请学生观察并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活动问题:
1.从图中的数据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样的变化导致了哪些不良的结果?
【教师活动】待学生讨论完毕,请部分小组回答,由师生共同总结:
黑龙江的森林面积和森林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3.6%和35.6%,但是在森林覆盖率从19世纪末70%下降到35.55%,说明随着人口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毁林开荒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
这样的变化使得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活动】教师展示材料“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北大荒”以及东北生态环境恶化的图片,再次加深学生对东北地区农业发展问题的印象。
环节三:巩固提高
展示“三江平原的变迁”案列,请同学阅读并再次理解和归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对农业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搜集相关资料:东北地区农业发展还有哪些因素的影响和新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下载233网校APP,可方便及时获取初中地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真题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如何快速通关?233网校还原面试情景现场,助你一举攻下“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三大内容,实战通关!试听课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编微信个人号【ks233wx3】,或关注微信公众号【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众号“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关注即可一对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