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背景和思考:
网络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我们一直在思考,网络能不能进入课堂?它为什么要走进课堂?信息技术如何与课程整合?网络又如何改变学习方式?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在课堂学习中运用网络技术来进行“Internet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互动拓展阅读的研究”。经过一年多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不能简单地运用到课堂中去,必须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最佳效果。
二、教学内容简介: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三年级S版语文教材第六课《看黄果树瀑布》的拓展阅读《我所喜爱的中国名胜》单元主题学习。
所谓拓展阅读是指:就语文阅读教学某一阅读素材,围绕自己判定的研究专题,进行扩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并不断反思的阅读过程。
学了《看黄果树瀑布》后,针对学生对旅游景点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围绕自己制定的有关中国名胜的研究专题,在“阅览与自习”课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拓展与延伸。在阅读了大量中国名胜的资料基础上后,对所需要的阅读素材进行加工整理,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各种形式加以表述的阅读过程。
由于这是一个单元主题学习,所以学习时间的安排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不是一堂独立的课。它是关于一个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所以在教学组织上,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而课堂集中学习主要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交流讨论、评议等问题。
三、单元教学目标说明:
情感目标:
通过上网浏览,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广泛阅读有关中国风景名胜,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初步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信息技能:
进一步学习上网浏览、查询、筛选资料的能力,包括会使用搜索引擎等查询工具。
进一步学习应用BBS发帖子。
进一步学习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读书卡片、演示文稿。
阅读能力:
1、通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名胜,并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来概括描述那里著名风景区的特点。
这个目标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三年级同学的概括能力。因为他们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的想法时,要求用比较简单的话来概括,而不是大段的摘录别人的资料。
2、通过深入阅读、协作作业,学生能找到与研究专题相符合的资料,并能通过图文对照,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句意,找出最能体现研究专题的语句,制成读书卡片,再结合自己的语言,完成演示文稿。
这个教学目标,实际上是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理解句子的能力的一种延伸,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这里得到运用巩固。
3、通过展示作品,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清楚地把名胜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听话,边听边记,边听边思的好习惯,以及比较有条理地、有重点地评价别人的作品。
四、整个单元主题学习的学习过程
整个单元主题学习的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广泛阅读: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习客”网站的网络资源区找到自己喜爱的中国名胜的资料,认真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看看自己能找到几个喜欢的名胜古迹,并且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接着在“习客讨论区”发表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胜介绍给大家,并且用自己的话介绍那里著名的风景区;对其他小组的帖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议,最后完成小组评价。
作为教师,看到并感觉到学生兴趣高涨,心中也充满了热情。当他们看到我在“习客讨论区”提出的两个问题时,阅读能力较强的同学马上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上回复了我,我在网上给了他们一份小小的礼物后,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更高了,这时候的阅读、思考、讨论再也不需要老师命令,而成了他们自己主动需要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不妨看看学习过程时拍摄的两张照片。
★深入阅读:
学生讨论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按照自己研究的名胜古迹搜寻资料,认真阅读,找到能体现名胜特点的句子后有感情地朗读;接着把与研究专题有关的资料制作超文本的读书卡片;最后小组交流自己的读书卡片,评评议议,并且完成小组评价。
学生读书卡片样例:黄山石“怪”就怪在从不同角度看,就有不同的形状。站在半山寺前望天都峰上的一块大石头,形如大公鸡展翅啼鸣,故名“金鸡叫天门”。登上龙蟠坡回首再望,这只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却仿佛摇身一变,变成了五位长袍飘飘、扶肩携手的老人,被改冠以“五老上天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