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教师说课>中学语文说课

高一语文教案>《月是故乡明》教案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8日
月是故乡明

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许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汇了许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具体的东西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使许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别的意味,有的景物因为被反复书写而成为思乡的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等。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就是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

第1小节对“月是故乡明”这句思乡名句作了简单阐释。“月是故乡明”是一句流传很广用以表达故园之思的诗句,它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抒发了杜甫离乱之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对自然事物的感觉有时因主观情绪而改变,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写法特别多,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本文的第一段,实际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解释,最后说“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

第2、3、4、5节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小节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山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但儿时的记忆连同那少年的梦境与感受仍新鲜如昨,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拣鸭蛋,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美丽纯洁的乡村生活图景,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耄耋老人的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

第6、7、8三节写作者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故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故乡的月亮越美,越发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作者指出,对一个异乡人来说,对故乡的思念常常构成他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思乡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有故乡可思,甜,思而不得,苦,正是这种复杂的滋味显示出乡思特有的情感色彩。

最后一小节是对前面的呼应,也是作品在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和在他乡对故乡的思念的记叙与描写之后,情感的自然迸发。虽然短短几句话,却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文章的风格与一个人的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老年人的文章都写得古拙、质朴,所谓由绚丽而归于平淡。季羡林的这篇《月是故乡明》就体现了这一点,它写得非常平实,采用的大都是短句子,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娓娓道来,甚至不时流露出返老还童般的天真,但越是这样的质朴自然,越是能见出作者对故乡的至情至爱。

今生今世的证据

刘亮程是一位题材与风格都很独特的散文作家,他的大量作品通过对西北农村的细腻抒写,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对乡村、对底层民众的人文关怀,对乡村日常生活意义的发掘,以及对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两种文明之间冲突的反思。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但是它跟一般的乡思作品有明显的不同,刘亮程没有过多地去抒情,相反,这是一篇情感深藏不露、多少显得克制、理智的作品。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人在家乡,人离开家乡,家乡成为故乡,这其间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变化深藏其中?

第1小节是一个铺垫,是为了与下文作对比的,叙述一个人在没有懂得怜惜旧物时,对故土的轻慢之举。作品从一个人的迁徙开始。当人拥有的时候,并不觉得一样东西的珍贵,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东西是否珍贵,人们主要是从实用的角度考虑它的。所以,文章说:“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因为“它没有用处了”。

第2-8节可以看作一个部分,这是文章的主体,从各个角度,反复说明故乡对人生命的意义。故乡是人出生、成长、生活与劳作的地方,不管它今后是否有用,也不管人是不是永远永远与它相伴,它都是有意义的,因为它烙上了人的印记,是人生活的物化,用作品里的话说“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证据啊”。之所以有人不明白,是因为他“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人的生活需要物来证明,物又因为人才具有意义,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人为什么喜欢怀旧?因为人是有时间感的动物,他知道生命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知道什么叫历史。曾经经历的物之所以常常是人怀念的对象,说穿了,怀念的并不是物本身,而是怀念自己的过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自己过去的时间与历史的意义和价值。这其中,故乡显然具有特别的份量。否定了或忽视了这曾经之物,必然意味着对自己生命的怀疑:“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最后一小节,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全文主题的升华,短短的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它设想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从日常性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当故乡也就是一个人生命的印记不复存在时,他的生命,他的历史也就成了一片虚空,他没有“根”,也就没有了寄托与归宿,没有了通向未来的方向,这实际上如《前方》一样,也是对现代人精神状况的况喻,想“回家”,却只能走向“虚无”。

情感、意义,以至过去的生活,特别是“一个人内心的生存”,都是抽象的,无法把握的,它们只有通过具体的物、具体的场景才能表现出来。因此,《今生今世的证据》在写作上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场景细腻的描写,这种描写是浸透了作者的感觉的,它表明,物与场景总是个人化的,是人感觉的延伸,它成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比如“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这些对物的记忆显然是非常个人化的,换言之,故乡对人的意义并不是雷同的。这就是故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存在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道理所在。

四、教学建议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关注。对专题内涵的探讨不能离开文本,不能把专题的内涵从文本中抽象出来,剥离出来,而是要跟文本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对家园的体认。只有这样,学生也才会明白为什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去讴歌故乡,抒发离乡的愁苦与归家的欢乐,为什么乡思能成为一个永恒的文学主题。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部,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预习与反复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另外,预习还应当解决与文本相关的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等等。如果是节选,那最好能对原作有大致的了解,如果能围绕文本扩大一些阅读范围就更好了。

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要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同学,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倡导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本专题向同学推荐的研习方法是评点。评点是读书时常用的方法,古人讲读书不动笔等于不读书。读书不是纯粹单向的、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是在思考,思考有了心得,就随时记下来,书的天地边角空白处都是记录的地方,因此,评点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种习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要提醒学生最好能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的交流。文本肯定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和基础。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实际上,在阅读中,作品的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对整体的理解是建立在局部的基础上的,而且,从阅读的过程看,也是由局部到整体次第展开的,有时,一些看上去是局部的地方实际上关系到作品的全局,是理解作品整体的关键。古人讲诗有“诗眼”,文有“文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些“眼”有的关系到全篇的结构,有的关系到全篇的主旨、感情的转换,甚至是给全篇写作方法和风格定调子的地方,我们在评点时就要注意到。比如《乡土情结》,第一段就解释了什么是“乡土情结”,《前方》中由摄影作品引出“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等,都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对局部的理解又离不开作品的整体,局部只有在整体中才能理解,整体是局部的语言环境,比如《前方》中的“家”、“路”、“眼前与心中”,这些词语,有时是实指,有时又是比喻,有时又是在实指中寄托了另外一些涵义,如果不从全篇的立意出发,不从文章特定的语境出发,是很难搞清楚的。

与文章对话的进一步就是与作者对话,孟子讲“以意逆志”,意思就是说可以通过对作品意义的把握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想北平》为例,由文章就会想到老舍,想到老舍与北平的关系,老舍为什么爱北平?为什么爱到了与爱母亲相提并论的地步?爱到了“说不出”的地步?这就是从文章过渡到作者了。还有,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只是你一个人的一己之见,而文章是不会只有一种看法的,因此,点评时应该会想到别人怎么看。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其他读者展开对话。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想像,进行质疑。在评点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对作者与编者,都是如此。首先要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再出乎其外,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活。

建议教者在评点示例的基础上,先就评点方法与学生进行研讨,然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并进行评点,再把评点进行交换。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是与老师、与同学开展对话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研习,学生不但了解到了别人的看法,开拓了自己的思路,增加了见识,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而且明白了这样的道理:相同的文本一定会引出不同的看法。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诗经·采薇》、《荷马史诗·奥德赛》和韩少功的《我心归去》组成,《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奥德赛》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在《诗经》中还有许多作品从不同角度表达了思乡的情感,《奥德赛》整部作品实际上就写归家。选这样的两部作品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了说明思乡这个主题的古老、久远。韩少功的散文是一篇当代作品,与前两部作品相隔几千年,但主题却是一样的,所以说思乡是文学中常写常新的永恒的主题之一。第一部分重在经典性,重在让学生理解家园之思这一专题的人文内涵,三篇作品对这一内涵的表达是比较典型的,像《采薇》中的“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奥德赛》中的“我仍然每天怀念我的故土,渴望返回家园,见到归返那一天。即使有哪位神明在酒色的海上打击我,我仍会无畏,胸中有一颗坚定的心灵。”《我心归去》中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等都是对思乡不同角度与不同风格的表达,要让学生从文本中去寻找、体味。

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拓展。除了用《想北平》、《乡土情结》去继续铺陈渲染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外,还以《前方》从另一个角度去深化它。在本专题中,只有《前方》这一篇看上去是作的反面文章,是反弹琵琶,因为它说的是离家。但是,要注意,作者从反面落笔,但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总在心头。”只不过这里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而是精神的栖身之所。《前方》涉及到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它本身也是本专题人文内涵的构成部分,一定要与学生讨论清楚。这一部分内容在编排上可以说是两个部分,一是文本,二是“对话栏”以及对话栏中编者对三篇文章所作的评点。因为要考虑到与学生对话,所以编者的评点注意了两个方面,一是尽量留下空间,让学生参与进来,与编者一道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二是编者的评点明显地是以学生作为对话者的,在口吻上尽量以商量的、征询的方式来进行,有许多地方并没有展开,也没有给出结论,而是留给学生去继续思考,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到。

第三部分从各个方面看都是对前两个部分的总结,从专题内容看有不少地方对家园体认从新的角度作了表达。季羡林用经典的乡思模式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而刘亮程则把故乡上升到了生命的证明的高度。在编排上也是两个部分,只是将对话栏改为评点栏,让学生独立评点。对话的程序则由老师来组织,通过同学之间交换评点来完成。教者要通过教学组织来保证这些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组织研讨,推荐最佳评点条目、最佳评点本来鼓励学生,以提高文本研习的质量。

本专题表达交流的训练内容与训练形式都比较丰富,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口语:除了背诵《采薇》外,“积累与应用”的第三条综合题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它要求学生首先对《想北平》里的风物描写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拓展性阅读。编者推荐的篇目是叶圣陶的《藕与莼菜》、汪曾祺的《故乡的食物》和孙犁的《乡里旧闻》,其中,孙犁的《乡里旧闻》主要写故乡的风俗,如初一到十五的悬吊挂,遇丧唱小戏,秋收谢雨唱大戏等,而叶圣陶与汪曾祺则主要写物产,特别是汪曾祺《故乡的食物》,写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民间吃食,非常具有个性,对于思乡类诗文来说,这是比较常见的写法,因为风俗和物产的地方性强,它们本身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写它们,故乡的个性就出来了,也容易寄托写作者对故乡的爱,对故乡的思恋,是很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方法。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这些作品,理解这种手法,然后启发同学比较总结,回忆家乡的风俗与特产,它们在日常生活中双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口头与书面交流都可以,最好先是口语,要具体生动,有细节,绘声绘色。然后进行书面整理,要求不必过高,片断就行,但是要写出明显的地方性和生活气息,写出“味道”。

2、本专题的写作实践除根据故乡这个话题自由拟题作文外,还给出了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一个是从故乡的某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场景、情境出发,以“静听回声”为题作文。写作这个题目,重要的是选材,场景、情境不一定要大,但一定是比较典型的,它是一个进入乡情乡思的切入点,依靠它,可以进入到对故乡的叙述中,而且,这个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最好是与写作者有些关联的,是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记忆的,这样写出来才有感染力,才能引发人情感上的共鸣。另一个题目是自己围绕思乡收集材料写一篇思乡杂谈。这个题目可以写成一篇夹叙夹议的随感,学生可以写得自由些,尽情发挥,但在观点与材料及其两者的关系上要花功夫。首先要收集一些资料,古今中外思乡类的诗文和其它艺术作品,感人的思乡故事等等。然后是提炼观点,一方面注意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对材料进行发掘,尽可能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像《前方》,别人都写归家,他从离家落笔,就不一般。这两个题目所提示的文体都是散文,前者偏重于记叙、抒情,后者议论性要多一些。这是从本专题学习材料的文体特点出发的,也是本专题写作实践的要求。本专题所选的几篇散文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方面结合得都很好,相比较而言,《想北平》、《月是故乡明》、《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记叙与抒情要明显一些;《我心归去》的抒情性要重一点;而《乡土情结》、《前方》则议论要多一点。在进行写作指导时要让学生对它们进行分析、借鉴,让他们根据各自的主题、题材选择适当的表达方法。既要综合运用,又要有所侧重。

3、除了读、写、说之外,本专题还安排了一些综合性的语文活动,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开展,一个是“我的家园”的小型演讲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组织,“我的家园”是一个主题范围,具体讲什么,学生任意选择,自己确定,“家园”既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只要在专题的人文内涵的框架之内。另外,可以对学生如何演讲作简单的指导,如主题的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中的口语表达技巧等等。

另一个活动是写作实践的延伸。制作小报或板报相对比较简单,重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切磋,以进一步体味家园的人文气氛。制作网页则要复杂一些,对学生学习的主客观条件要求也比较高,可视情况而定。

本专题学习材料较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选择,或在详略上适当考虑。建议总课时为12课时,其中三个部分的文本研习可安排9课时,表达与交流的专项训练(演讲、写作实践)可安排3课时。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