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多媒体系统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提出了理论依据。近年来多媒体的发展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渗透教育领域,我们把它引入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为阅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计算机网络为学生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使学生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理想的认知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实现阅读教学从教师讲解分析变为学生借助媒体自主学习的转变。为此,我们提出建立科学的自主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构想:
(一)导趣,初探全文
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阶段的深入学习是大有利益的。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多媒体课件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从教师机上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发送到学生机上,以取得录像、幻灯所无法比拟的效果。来源:考试大
例如,教《黄山小记》一课,我们从光盘中选取了一组镜头:全景式的俯瞰黄山,特写镜头展示黄山奇特的松、怪异的石、流动的云、飞动的泉,并以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作结,展现黄山“生气蓬勃”的景象。学生身临其境,迅速地捕捉到富有特色的文字信息,黄山是“最现实而活跃的童话诞生的地方”。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画面,聆听教师的同步解说,对黄山“三奇”“四绝”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产生了想攀登黄山的迫切心理。利用多媒体网络系统对学生发送CAI课件,实现学习课文之前的导读激趣,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传统教学中,初探全文这一环节的教学,往往是教师首先提出阅读思考题,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既定问题,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走,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提供的信息之间发生冲突时,由于学生要全力完成教师所提问题,这种冲突则被淡化、忽略,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顺应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被人为地取消了。而新模式改变了上述弊端。学生在观看《黄山小记》的全景式画面以后,快速阅读全文,然后纷纷将不明白的问题输入计算机:“为什么标题为《黄山小记》?‘小’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作者从阳光的投射,小花小草挤到路边,嫩芽和细苗的生长,看出了生命!生命!生命!这表明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黄山的许多景物,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即是对课文提供信息进行思考反馈的过程,同时也为以后主动进行意义建构培育了动机。
教师有选择地查看学生在计算机上提出的问题,为下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数,又不影响每个学生的自主思考,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完成。
(二)设境,重点深研
阅读教学中理解词语、句子、段落是读通文章的关键。运用新模式,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动感、丰富的信息支持来完成对词、句、段的领会。
如理解《黄山小记》的句子、段落时,根据课文内容播放5组报考的画面,分别是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瀑布流泉、云海日出和古刹新楼。根据阅读提示,让学生仔细观察鲜活的报考画面,在课文中划出描写这些景物的句、段,并理解其神韵。比如,有学生对“兰香灯笼”的描写感兴趣,可以提醒学生锁定在这一组画面上:仰视,像眼瞳似的小花;俯瞰,成了一串串活动的灯笼。在雾气里,亮晶晶的;在山风中,左顾右盼,山谷里似乎能嗅出一阵阵兰香……优美的文字与鲜亮的画面融为一体,学生在自主观察学习中,体悟作者着眼点之巧。用笔之工。
在阅读教学中,朗读和默读是经常采用的训练方式,复述和背诵则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运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接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述和背诵。而多媒体网络系统通过话筒广播的语音功能,将使学生与教师的朗读更为清晰,效果更为完美,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自学,协作质疑
学生对课文重点的词、句、段有了深刻理解后,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并由部分回归整体,即学生的学习顺序为整体→部分→整体,这一过程符合人类认知规律,是教与学组合的最佳策略。
让学生自行操作上网自学。学生带上耳机,操纵鼠标,眼、耳、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地在课件中涉猎。如黄山的由来,黄山的题诗等,丰富对黄山的认识,激发对黄山的热爱。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协作质疑。先自学交流,然后让邻座同学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向全班同学汇报“你运用课件自学了什么内容?学懂了什么?”这样互相启迪,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享用,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如关于《黄山小记》,有同学谈到:黄山的一切在作者笔下几乎都成了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小精灵,写活了黄山的花草树木,山林的主人鸟儿更是黄山“活”的象征。有同学认为:作者从花草树木、鸟儿猴鱼。飞瀑流泉、云海日出等一路写来,清新细腻,感人肺腑,无不抓住一个“情”字,有“情”则“动”,“动”则“活”。一同学补充说:这篇游记“处处景语,笔笔含情”。有同学抢着回答:我欣赏郭沫若的《咏黄山》“松从岩上生,峰向雾中消。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这是一座“活”的黄山。协作质疑使全体学生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