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五——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来源:233网校 2016年8月4日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解析:①颤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②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属于真核生物;③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真核生物;④黑藻是蕨类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⑤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属于真核生物;⑥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故选D。

  2.【答案】C。解析: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显紫色.酪蛋白和抗体都是蛋白质,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别,A错误。乳糖是二糖,只有消化成葡萄糖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并参与能量代谢,B错误。内质网的功能是既参与脂质的合成,又参与蛋白质的加工,C正确。酪蛋白是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小肠的消化作用才能被吸收,D错误。

  3.【答案】B。解析: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传人冲动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旅客闭眼坐车时,也能准确辨析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及是否在上下坡行驶.是依赖位于前庭和半规管的感受器来传递刺激,故选B项。

  4.【答案】D。解析: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故错误的是D项。答案选D。

  5.【答案】B。解析:A项,只有细胞质DNA的分配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故错误;

  B项,分裂前、中期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为2:1;后、末期为1:1,故正确;

  C项,根尖分生区没有液泡,没有叶绿体,看不到叶绿体,故错误;

  D项,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以下特点: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刚分裂形成的细胞,没有大的液泡,所以不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所以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放在O.3g/ml的蔗糖溶液中无明显变化,故错误。

  6.【答案】B。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据此解答: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给植物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为植物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充足的原料:移栽植物后进行遮阴可以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低温会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蔬菜储存时间延长;粮食晒干后水分减少,降低植物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8.【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图示的对照实验,考察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甲图叶片中通过锡箔形成了一组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乙图中,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在光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

  9.【答案】C。解析:在被子植物果实发育中,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C项正确。

  10.【答案】C。解析:草本植物茎包括表皮、薄壁细胞、维管束,其中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玉米、甘蔗、竹子等植物是草本植物,没有形成层,因此不能逐年加粗。故选C。

  11.【答案】C。解析:A项,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即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不符合题意。

  B项.当血液流经·肾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暂时储存起来;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即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不符合题意。

  C项.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符合题意。

  D项.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发育成一株幼苗,通过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植株不断长大,直到开花,一朵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即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传粉→受精→结果,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A。解析: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2结合,形成C2,这个过程称为C02的固定,CO2的固定属于光合作用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6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ATP,产生少量的ATP,所以在叶肉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1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范围越小,细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反之,倍数越小,观察到的范围越大,细胞数目越多、细胞体积越小。

  14.【答案】B。解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物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1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血液的主要功能。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属于结缔组织。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血液的主要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或代谢废物,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态,防御保护等。

  16.【答案】D。解析:促进香蕉成熟是乙烯的作用。

  17.【答案】A。解析: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能看能听能读但不能说,故A对;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能说能看能写但听不懂;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能说能写能听但看不懂文字;故B.C、D错误。

  18.【答案】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是双向传递,在突触之间是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图中只能由乙传递到甲,故刺激A,甲发生一次偏转,而乙因为有突触的存在不会发生偏转,故选D。

  19.【答案】B。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H由5变成6时,反应物的相对剩余量减少,说明酶活性越高;而pH为7时.反应物的相对剩余量增多,说明酶活性降低,A错误。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物的相对剩余量先降低后升高。说明酶的活性先逐渐增大,在一个最适温度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C错误。不同pH条件下,都在同一温度时,酶活性最强,B正确。由于pH变化趋势太少,无法确定最适pH,D错误。

  20.【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结构为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21.【答案】C。

  22.【答案】B。

  2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目标的分类,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题干表述的教学目标侧重归纳与概括的能力,属于能力目标。故本题选择B。

  24.【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资源类型,报纸、纪录片、电视、影视作品等均属媒体课程资源。故本题选择C。

  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类型,题干所述内容为效标参照评价,也称绝对评价,其核心在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故本题选择B。常模参照性评价与之相对应,又称相对评价,用于评价被评对象在集体重所处的相对位置。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诊断性评价旨在发掘、鉴定学生的学习困难或教学缺失,供调整教学方法参考。故A、C、D三项错误。

  二、简答题

  26.【答案】

  (1)神经中枢

  (2)反射;反射弧;感觉神经末梢

  (3)减小;突触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被酶水解,不能使突触后膜兴奋

  (4)大脑皮层

  解析:(1)C结构名称为神经中枢。A为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E是效应器。

  (2)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的现象称为反射,完成这一过程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由于B为传入神经,因此A为感受器.A中的细小分枝叫作感觉神经末梢。

  (3)组织液中合成乙酰胆碱,乙酰胆碱的作用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其兴奋,产生动作电位。如在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酯酶,则间隙中的乙酰胆碱会被水解,从而不能传递兴奋,故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将减小。

  (4)针刺的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27.【答案】

  (1)戊;消费者

  (2)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3)戊→甲→己→乙→丁

  (4)丁

  解析:(1)生产者是食物链的起点。消费者: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由食物链和食物的特点及图中箭头可知: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戊,图中其余的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该图只表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等部分成分,图中没有表示出的成分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3)书写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方向指向捕食者。该生态系统中有4食物链,分别是戊→甲→已→丙→丁,戊→己→丙→丁,戊→庚→丙→丁,戊→甲→己→乙→丁。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戊→甲→已→丙→丁或戊→甲→已→乙→丁。

  (4)生物富集的特点:有害物质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含量逐渐升高。若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丁。

  三、材料分析题

  28.【参考答案】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探究性实验,主要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而验证性实验一般只根据实验目的阐述即可。

  (2)生物学实验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为此,实验分析就显得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时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因此,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等目的外.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①取材的分析:正确选取实验材料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首先要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准确切取带分生区的洋葱根尖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有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取根尖部位不正确导致的。

  ②药品与试剂的分析: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使用方法等都是影响实验结果正确的重要因素,一定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结论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包括:药品、试剂量的控制与分析;试剂浓度的控制与分析:试剂使用方法的控制与分析。

  ③步骤及操作分析: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故应重点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实验步骤顺序颠倒;漏做某个实验步骤;操作方法错误;操作不严格。

  29.【参考答案】

  (1)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

  ①积极主动相互依赖。要使成员相互依赖,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同伴之间互助互利;小组中成员资源共享,同伴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

  ②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促进性的互动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各个成员为完成任务而做出的努力.最终实现小组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促进性互动的产生需要积极的人际关系、心理调节和社交能力,促进性互动体现在小组成员之间提供富有成效的帮助和协助上。

  ③成员负起责任来。合作离不开成员个体的责任心。考虑因素如下:合作小组不宜过大。小组人数越少,成员的责任感可能越强:对每个学生做一次个人能力测试;随时随机口头检查学生,要求他向教师或向小组或向全班报告他小组的工作:观察并记录每个成员对小组做出的贡献;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扮演检查督促者的角色,由他去询问或要求其他成员解释自己的工作;要求学生把自己学会的东西教给其他同学。

  ④适当运用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合作学习离不开适当地运用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合作和矛盾总是同时存在的.为了搞好协作。学生必须学会并运用下列技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正确而且明晰地进行沟通,表达不能含糊不清。互相接受且互相支持。建设性地解决矛盾。

  ⑤过程监控和评价。学习小组的过程监控就是对小组工作的反思,包括:描述哪些成员的行为是有用的,哪些行为是无用的;作出决定,哪些行为可以坚持,哪些行为必须改变。

  (2)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习目标的全面性和多元性;

  ②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③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探究性:

  ④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自主性;

  ⑤学习主体的全员性和互动性。

  四、教学设计题

  30.【参考设计】

  (1)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五——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2)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一粒小小的种子竞能长成参天大树,它有如此神奇的本领的秘密在那里呢?

  展示交流合作:

  ①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

  ②展示种子及挂图,引导思考:a.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可能和种子内部的什么结构有关呢?b.怎样知道种子里有什么?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去感知种子在外形上的千差万别,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欲望。

  引导学生开展实验:

  ①先阐明:尽管各植物种子的形态大小上千差万别,但基本结构相似。

  ②引导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先学习观察的方法(按由表及里的顺序,先观察形态后观察结构,从宏观到微观进行观察)。再演示实验操作的过程(剥皮一分开子叶一显微镜观察)。

  ③引导观察思考:菜豆的种皮有什么作用?它的子叶有几片?为什么特别肥厚?菜豆种子的胚由哪几部分组成?

  ④播放多媒体课件,重点展示胚的结构。解剖时提醒注意:可以用解剖针轻轻拨动,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之间的关系:使用放大镜时要注意规范操作。

  ⑤出示设计的挂图,引导大家总结菜豆种子的结构。

  ⑥认识了菜豆种子结构,再看看玉米种子:“我们知道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也能萌发成幼苗,那它应该包含哪些与菜豆种子相似的结构呢?”引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试题推荐>>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 考试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