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6.《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 1年版)》规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一般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试述三维目标的具体内容。(12分)
27.依据所学知识,画出地壳物质循环的简图,并作简单说明。(12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右图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6分)
(2)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10分)
29.阅读以下某教师制定的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回答问题。
某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曾制定过一项“地理期末总评成绩加分规则”,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向学生公布。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你在课堂上提出1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有创意地解答1个问题,期末成绩加1分:
(2)如果你结合地理学习内容撰写1篇小论文并在班级演讲,期末成绩加2分;
(3)如果你给班级出1期地理黑板报或墙报,期末成绩加2分;
(4)如果你策划并组织1次地理班会,期末成绩加2分;
(5)如果你在全校范围内组织1次地理课外兴趣活动,期末成绩加5分。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这项加分规则的优点。(10分)
(2)指出这项加分规则的缺陷或弊端。(6分)
30.阅读以下关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过程片段,回答问题。
师:展示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怎样判读各地的高低呢?
生:只要读出地面各点的海拔,就可以比较各地点的高低。
师:展示课件——山体不同部位示意图和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和形态差别很大。那么,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这些地形呢?
学生活动:制作山体模型
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将准备好的橡皮泥,对照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制作成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制作步骤:
1.学生分小组活动.每个小组用橡皮泥制作一个山体模型。
要求模型必须具备高低不同的两个山顶,陡缓不同的两种山坡;还要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
2.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参与学生的制作过程,把做得较成功的展示给大家欣赏、借鉴;帮助学生在已做的雏形上使山谷、山脊的凹凸更加突出。
3.学生找出自制山体中的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表形态,指出两个山顶的相对高度是哪部分。
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并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请同学判读地形。
师:出示课件——等高线示意图,指导学生,利用各组的等高线地形图,用水彩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
学生总结:
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点:等高线凸向低处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此次教学过程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12分)
(2)如何调整上述教学过程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8分)
四、教学设计题(24分)
31.阅读下面出自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
第一标题的课文,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第一节中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地区像中东地区一样,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频繁的冲突、战争,给这里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新闻媒体经常报道有关中东的消息。以下词语是这些消息中经常提到的。
波斯湾(海湾)耶路撒冷巴以冲突犹太人阿拉伯人穆斯林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盟)水资源石油资源
(1)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中东的词语?将你所想到的词语填在下面的空格中。
(2)看过上面所给出的以及你自己想到的词语,说说你印象中的中东。
(1)设计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8分)
(2)设计四种教学方法,并进行简单说明。(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