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全真模拟卷及答案五——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来源:233网校 2016年8月27日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应用·拓展”提出: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C。

  2.【答案】A。解析:“倔强”一般是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这里却用来修饰“头发”,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手法,而正是这种错位移用,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答案】C。解析:A项《新月集》是泰戈尔的诗集;B项《凤凰涅檠》是郭沫若的诗集;C项《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D项《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故可知正确答案为C。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中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古从军行》是李颀的代表作,王昌龄的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塞下曲》《芙蓉楼送辛渐》《闺怨》《秋兴》等。

  5.【答案】A。解析:在学习话剧《茶馆》时,学生对文字所表现的人物形象、剧情和历史朝代更迭中下层百姓的无奈与不幸未必能有较深刻的认识。同时,《茶馆》作为剧本是为演出服务,通过表演的形式能够展现出剧本的魅力。学生单纯地阅读剧本,其对文本的认知可能会被文中的人物走马灯一般更换所扰乱;由于地区方言的原因而对人物语言的北京风味,对《茶馆》中所表现出的中国民俗、场景等都无法通过自身的想象来获取;因为学生个体文学素养的差异,对《茶馆》情节上的过渡与衔接、转呈与高潮,对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在理解上也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教师通过播放《茶馆》的电影,让学生对照剧情与课文,在视觉、听觉上更为直观地感受《茶馆》的京味,对学生理解课文能够起到更上一层楼的作用。学生自排、自演话剧虽也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剧本,但因为学生能力有限,很难准确把握剧本人物心态、情节发展,故在教学之初不建议使用,可在完成文本解读后,再让学生进行自排、自演。

  6.【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教学评价规定:语文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查。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该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千篇一律地用“好”作为评价,虽然保护了部分回答错误的学生的自尊心。但是违背了新课标中要求的语文课程评价的标准,也无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因此,C项是错误的。

  7.【答案】A。解析:学生对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对“秦”的角色评价提出质疑,这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创造性阅读的阅读精神,应提出表扬,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就应给出合理、恰当、有说服力的理由,但并不一定要当堂解决。尤其是在问题复杂。并且要下课的情况下。综合以上几点,教师最恰当的选择是A项,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为自己和更多学生争取了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了解文本背景、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8.【答案】B。解析:第二题意在让学生鉴赏这篇文章的优美段落。

  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内容的识记,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能力。A项正确表述应为“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拓展。其目的是为能领会同一体裁的文章的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0.I答案】B。解析:以教材中的名著选段为契机引导学生拓展到名著原文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但不能说其是教学重点。

  11.【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故D项表述错误。

  12.【答案】A。解析:这个习作虽然是命题作文,似乎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但是,教师热情洋溢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教学,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真情换学生的真心。教师已经抓住学生生活中交往的情感需求。使学生有了对作文的真实期待,适时切人了作文话题:介绍自己。但具体的写作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又在下面的教学中解决学生写什么,怎么写上面做了进一步的尝试,使学生真正敞开心扉写作文.并懂得真正的写作。教者的“多余”材料又给了一些处于懵懂状态的学生以启发,使之茅塞顿开,激起了写作的欲望。

  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学生经过10分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生成了三个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讨论热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鼓励、相互诱导、相互启发,找出各自的优点,为创新思维、启迪智慧,进而达到自由表达、快速作文的目的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特别是学生以快乐写作的心态向身边的人了解对自己的评价时.对于如何做人.如何提升自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都为创新作文提供了依托。

  13.【答案】D。解析:虽然本教学片段中教师只解决了“变”与“不变”两个方面的问题,但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的形象已经基本勾勒出来,学生的学习也从开始的集中阅读转向了对全书的信息搜索,并逐步跟随老师明确了解读的方向和重点。

  14.【答案】C。解析:分析整个教学过程不难发现“我们想象一下,三十年前,当他们处在热恋中时,侍萍会怎样称呼周朴园?”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所设的铺垫性问题。在教师抛出“但是,既然旧情难忘。为什么又要喊周朴园为‘老爷’呢?”这一问题时,显然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生默然),在这一状态下.教师及时提出了一个铺垫性的问题:“我们想象一下,三十年前,当他们处在热恋中时,侍萍会怎样称呼周朴园?”为下文学生顺

  利展开分析奠定了基础。

  15.【答案】C。解析: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在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材料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虽然很有思考价值,值得学生思考、分析与讨论,教师却未能充分利用,给予适时指导;在教态方面也存在问题,易打击学生回答的自信心,因此教师需要谨慎使用教态语言;教师斜视学生,并且打断了学生回答的兴趣,不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与学生独立思考的展开。故A、B、D三项说法正确。C项。学生的回答偏离了句意.教师应予以引导,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故C项说法错误。

  二、案例分析题

  16.【参考答案】

  这种“微型课”,需要教者具备“尺水兴波”的功夫。由于时间只有十五分钟。就特别需要教者在宏观把握文本的前提下,选点突破,以点带面。这个“点”,可以是针对文本的某一种解读方法,可以是文本构成的某一个方面(如主题、人物形象、意象、思路、情节、写作方法、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也可以是文本某个部分或某一两个段落,还可以是某一种学习方法或学习要领(如诵读法、批注法等)。选准了“点”,就要抓住不放。

  这位高中语文老师正是把握住了这种“微型课”的特点,抓住一点,重锤敲打,使得整堂课跌宕生姿,可圈可点。

  第一,思路清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只有十五分钟,仍然需要清晰的教学思路。这堂课,老师的教学思路大体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速读课文——切人生活,调动体验;筛选信息——锁定局部,品读赏析”。

  其中第一个环节是准备性工作,理解这样一篇写“乡情”的文本,让学生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是必需的,“一切理解都是在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更要紧的是将自身的体验和言说与作者的体验和言说进行了一个无形的比较,在深化自身认识的同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个环节,则紧承第一个环节,把学生直接引进文本,通过筛选信息的方式,把握文本基本内容。从心智技能来说,这里进行的是简单的筛选信息,不具有多大的难度。这显然不是教者的重心所在,一句小结语表明了其教学意图——“作者也和我们一样,今生今世的证据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事物。作者写这些事物主要集中在第二段和第四段”。不哕嗦.不纠缠,一下就将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第二段和第四段”。

  第三个环节“锁定局部,品读赏析”是重点,是最能体现教师用心和功底的地方——能否“兴波”,关键就在这里。这一环节的教学解决的问题是“把握作者意图,理解作者情感”。前一环节是“表”——“证据有哪些”;这一环节是“里”——“如此简单、平淡却让我们如此留念、回味”的原因。教学就这样呈现了“纵深推进”的态势,而不是平常不少课堂上所常见的“平面滑行”。

  这种纵深推进的局部教学思路,更是充分地体现在“理解作者情感”的教学中。这里,老师采用的是“筛选关键词.品读关键句”的方式进行的,一步一步富有层次感地带着学生理解作者“自责——期盼——惋惜”的情感。

  值得指出的是,老师在这里还引领学生品读出了作者情感的变化,特别是对大家容易忽略的“即使”(“即使……也……”)一词的品读。

  第二,深入文本。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深入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正途。该高中语文老师的这堂课,抓住“情”“景”二端。敲开语言文字坚硬的外壳,沉入词语,在文本中作深水潜游。比如,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啊”“吧”“千万”“最好”“即使”等和“把……留下”的句式,揣摩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去朗读去品味,就走进了文本深处,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朗读是“尺水兴波”的重要方法。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朗读,是语文课的重要“看点”。让“看点”成为亮点,就需要对朗读进行具体、到位的指导。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朗读的方式有:齐读、个别读、尝试性读、示范性读、挑战性读。

  第三.注重习惯。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个教学片段,在短短的十多分钟里,非常贴切、自然地培养了学生圈点勾画和批注的习惯,在极为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激起了一朵朵熠熠生辉的小浪花。

  17.【参考答案】

  第⑤段中的病句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不忘吃饭睡觉地忙着写文章。

  语义重复,应改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鲁迅把别人用来喝咖啡、聊天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忙着写文章。

  第⑦段中的错别字为“逸裕”中的“裕”应改为“豫”。第⑧段中的错别字为“闲暇”中的“暇”应改为“暇”。

  18.【参考答案】

  本文以宝钗给宝玉所起的“富贵闲人”作为引子,由风姐的“忙”,引出本文的主旨,可谓起笔不凡;加上论证中引述鲁迅、林语堂、周作人等材料,反映出作者知识面的广阔。

  文章思路清晰。先用比较的方法,阐述民族危亡时,仁人志士要忙;接着深入一层,提出“天下太平了是否要忙”的问题。作者的可贵之处还在于能注意观点的辩证性。在强调“要忙”的一面后,又给出“要忙得适度”的告诫。而文末的小结,使结构更完整,展示出作者行文技巧的成熟。

  文章在引用林、周的材料上略有小疵,虽瑕不掩瑜,但积累材料、运用材料的准确性还是应注意的。

  三、教学设计题

  19.【参考答案】

  (1)教材分析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问阐述哲理。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因此这篇散文重在

  情感和理趣。需注重对文本的研习、欣赏与领悟。

  (2)学情分析

  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文言基础,对于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已经有了一些直观经验的积累,也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现阶段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应由继续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逐渐将重点转移到“鉴赏”的层面并尝试文言文阅读研究性学习。

  另外,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渴望长大,但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困惑、碰到挫折,又难以释怀,心中充满了迷茫。文章中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恰恰使他们久旱逢甘霖,起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基于上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本内容;

  ②准确、熟练地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关注背景,了解作者,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作风格;

  ②培养自主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正确理解作者纵情山水的情感和文章寄寓的旨趣;

  ②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20.【参考设计】

  一、导入(PPT.1演示课题、作者)

  (略)

  二、整体把握

  1.学生合作完成课文初读。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精美的语句或有难度的字词。

  2.正音,指导诵读。

  3.结合同学们的圈点,发现大家在这几句话上有共识,下面一起逐句分析,共同学习。(学生按顺序朗读一句,解释一句)(PPT.2演示例句)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其声呜鸣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⑤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学生补充质疑。(除了这些字词句之外,请同学提出对于字词句还有哪些疑问,大家讨论)

  5.全班分小组完成一遍诵读,同时思考:立在赤壁之下的苏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PPT.3演示问题)

  学生回答后小结:看到了自然之景,想到了历史之变,悟出了人生之理。

  三、品读

  有人这样评价苏轼的《赤壁赋》,说此文“悲喜皆由水月生”,果真如此吗?大家一起来搜寻一下文中的“水月”吧。(板书:水、月)

  1.文中最典型的“水月”之景出现在哪一段?具体有哪些语句?徜徉期间的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明确: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PPT.4演示语句)

  感受——“飘飘乎欲仙”。(板书:乐)

  2.第二段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也是含有“水月”之景的句子,其

  中的“美人”是谁?整个句子在一、二段之间起到了什么作用?(PPT.5演示语句)

  明确:

  美人.思慕之人。古代常用来做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而对于作者,这“美人”却如月,隔空伫足,可望而不可即.正是仕途失意、理想渺茫的写照,不禁心生悲凉。所以此句在一、二节之间起着由乐而悲的过渡作用。

  (板书:悲)

  3.第三段中还有哪些与“水月”相关的语句?能不能联系这些语句说一说“客”因何而悲?

  明确:

  (PPT.6演示语句)

  ①“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所引《短歌行》诗句正是曹操表达了求贤若渴,期待建功立业的雄心,自然会令人想到曹操当年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豪迈与气魄;当然更会令人借赤壁一地想到曹操败走华容道的落魄与仓皇。由景而诗,由诗而人,由人而事,少不了一声悲叹“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

  ②“携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成仙”“伴月”的理想当然是“不可乎骤得”,且何况人对于宇宙而言,不过就像天地间一只小昆虫,一粒小米粒而已。人生如此,更令人黯然神伤,悲从中来。

  是啊,英雄都不长久,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凡夫俗子。面对永无止息的长江,面对转瞬即逝的人生,怀想着遥不可及的理想,又岂一“悲”字了得啊。

  可见,文章正是借这一番“水月”告诉了我们客“悲”的原因:英雄难再,世事无常,人生易尽,难有作为。

  4.第四段中,苏轼指出“水月”有着怎样的自然规律?他又是如何看待“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PPT.7演示语句)

  明确:

  规律——“变”与“不变”

  主张——物我永恒,何羡长江?物各有主。寄情风月!

  如此旷达胸襟,不仅让我们神清气爽,豁然开朗,也让那悲中之客转悲为喜,继而“添酒回灯重开宴”直至“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板书:喜)

  5.同学一起在音乐的配合下诵读课文,品味一下文中“水月”的魅力,同时思考一个问题:学习本文后,你对文中苏轼表达的思想有怎样的认识?你会怎样评价苏轼呢?(PPT.8演示配乐)

  四、悟读

  学生自由谈论对苏轼思想的认识,表述评价,教师点评归纳:

  多少年宦海沉浮,人生中起起落落,苏轼始终坚持着乐观豁达,四海为家,诗酒自娱,贫而不失其乐。(PPT.9演示林语堂评语)

  林语堂评价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

  今天,我们品读苏轼,读他的精神,读他屈心抑制、忍尤攘垢后奋起直追、超然于世的精神。

  我们品读苏轼,读他看轻权贵,读他寒风傲骨,读他泰然处世,读他如欣然而立的翠竹,读他如郁郁葱葱的万年青。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和苏轼一起借着赤壁的一水一月品味了景、情、理在这篇游记里巧妙的融合,体会由乐而悲再喜的情感变化,更在主客一问一答之间触摸到了苏轼人生历练中矛盾并日渐成熟的思想。(板书:一问一答景情理)

  六、作业布置(PPT.10演示作业略)

  21.【参考设计】

  一、设置问题,学生参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圈点法勾画文中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语句;明确文章写作的主要内容;文章感情变化的脉络,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

  文章采用明暗线结合的方式,即明写泛舟宴乐,暗写自己心境由“乐一悲一喜一笑”的变化过程。通过夜游时的所见所感来抒发人生的感慨。按照这样的思路,本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月下泛舟(1),凭吊古今(2~3),阐述哲理(4~5)。

  二、品味课文,突破重难点,品味景色之美,体味景中之情

  1.齐读第一段.画出写景的句子。

  2.研讨:作者笔下的月夜赤壁景色如何?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月夜泛舟赤壁,一袭月光泻在这万顷碧水之上,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来,波光粼粼。茫茫月色,茫茫江水,境界开阔而空明,意境澄沏而朦胧,如梦似幻,真可谓清风与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真是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情画意总关情”。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可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从而表现出作者泛舟秋江欣赏美景的愉悦心情;作者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凌空乘风而行,简直就要脱离人世,升入仙境。如此之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而在这良辰美景中又可以饮酒赋诗,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美景、美事,带来美的感受,此乃“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3.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品读情感的变化,研讨以下问题:

  (1)主客各自是怎样表现的?

  (2)作者对主客的思想倾向如何?

  明确:

  面对良辰美景主人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且美梦随之而至;而客人似有不解风情之昧,在良辰美景之中,他却以哀婉的啸声传达出悲凉和凄清之音。而文章的感情正是由此发生逆转,由乐过渡到下文的悲。

  4.个人朗读第三段,品味文中之“悲”。

  (1)指导学生朗读本段,注意情感的把握。

  (2)介绍文章写作的背景,为品味文中之“悲”做准备。

  (3)结合文章具体语句看看作者在悲叹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悲情?

  明确:

  从文章的内容看,作者之“悲”由三个方面的感触引发:

  江山风物触发苏轼联想到历史人物——曹操——当年何等英雄,而一句“今安在哉?”笔锋陡然一转,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情感跌入谷底,此一悲也——英雄安在;英雄人物尚且如此,那么被贬谪黄州的苏轼情况又是怎样呢?“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麇鹿;驾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以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以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作为有着独步古今才华、远大抱负和政治才干的苏轼,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此二悲也——人生短暂,事业无成;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现实的无奈,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此处结合当时背景来谈作者何以会产生这种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哀之叹)

  (说明:三组对比,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全面地展现作者悲的内因。通过分析,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

  5.齐读第四段,品味文中的“水与月”。画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并思考:本段从什么角度写水与月的?首尾都写“乐”,内蕴是否相同?

  明确:

  本段转换角度从“变与不变”和“取与不取”的角度,围绕“水与月”阐发议论。变:天地字宙变幻不定;水,昼夜不停,奔涌向前,月盈亏有序。不变:我与万物永恒。结合全文看,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三个阶段的水月:(见板书设计)

  由此可见,虽然都言乐,但内蕴不同:开头的乐是因眼前的美景、美事产生美感而乐,是山水之乐,诗酒之乐:而经过人生的思考后,终于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回归理性,走向成熟,表现出旷达之乐,所以才喜而笑。喜是发于内心,是内心的释然,心情的豁朗;笑是发于内心,是心理的豁达,心情的欢畅,乐以忘忧。

  三、小结

  PPT回归题目,出示参考答案:

  文章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玩赏之乐,再以主客问答写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寻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

  第3段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而两位英雄已杏然长逝,化为陈迹。

  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也不过是过眼云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而自己作为远谪黄州的小人物更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从而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第4段抛开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说明世间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不必谈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阐发了变化与永恒的辩证哲理。

试题推荐>>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模拟试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