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的涵义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构成部分。
政治是方向
思想是基础
道德品质是核心
法制是保障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
三、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观念出现,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和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 ,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有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五、小学道德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
1、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要求
基本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国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补充德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七)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他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小学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运用要求:
选好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指导实践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评比要发扬民主。
此外,小学的德育方法还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七、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4)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编辑推荐:小学教师资资格证笔试考点归纳汇总(两科)
热点推荐: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包打包下载>>>
通关必看: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时间短,233网校讲师助你快速突破考试重难点,直击90%核心考点,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