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中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十章

来源:233网校 2006年7月13日

判断题:

1、元认知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雷维尔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元认知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也可称为检验、调整和评价个体思维的能力。

2、好奇心是人的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好奇心是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特点。

3、体育活动是在人脑指挥下进行的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复杂活动。

4、美的事物形象地再现了世界的本质,集中体现了真与善的内容,因此,美能储善,善能育德。

5、群体心理是指群体中成员共有的心理现象,是一个群体内部所具有的心理倾向和态度体系。

6、违心从众,明知自己的意见或行为是正确的,但不愿被视为“异端”或越轨者,不愿标新立异,怕“枪打出头鸟”。所以委曲求全,表面从众。

多选题:

1、品德与态度形成的一般过程,都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

问答题:

一、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什么特点?

答:了解中学生道德评价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1、从他律到自律;

2、从片面到全面;3、从效果到动机;4、从现象到本质;5、从评他到评己。

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答:1、重视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情感学习。

2、正确对待与培养学生的需要。

3、通过美育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4、组织道德活动、创设道德情境。

5、培养学生的情感自控能力。

三、表扬与批评有什么原则?

答:1、教育有效性原则;

2、客观公正原则;

3、适宜性原则;

4、非成人化原则

5、机智性原则。

四、审美心理过程从起始到结束,表现为三个报考发展的有机联系的阶段:

1、起始阶段,亦称准备阶段。

2、高潮阶段,亦称观照阶段。

3、效应阶段。

重点段:

形成集体规范的心理机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社会标准化倾向,即集体成员由于思想、价值、地位、处境的一致或接近,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判断上就会发生类化和趋同。这种类化和趋同则是通过模仿、暗示、顺从等心理互动过程造成的。

违心从众,明知自己的意见或行为是正确的,但不愿意视为“异端”或越轨者,不愿标新立异,怕“枪打出头鸟”。所以委曲求全,表面从众。

论述题:

如何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

1、发挥师生关系的导向作用

2、提高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品位

3、把人际关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

4、加强班集体内部的沟通,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