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13.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14.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已、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6.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17.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8.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9.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2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1.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22.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创始人是( )。
A.皮亚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尔伯格
2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24.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它是( )。
A.态度的核心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内化了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