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
1. 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力量和人们内心信念支持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3.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4.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6.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规范要求一致的行为。
7.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8.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
9.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10.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1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12.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
13.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14.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15.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服从外部规则只根据行为后果判断对错的儿童属于权威阶段。
16.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为惩罚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
17.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的理论,在儿童道德处于判断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展阶段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
18.皮亚杰认为儿童5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自我中心”方式来考虑问题。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内化。
2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对个体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