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小编推荐:
10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1)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的清晰的动觉。
102、对心智最早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前苏联加里培林。
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为五个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
安德森的三阶段:认知,联结,自动化阶段。
103、我国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104、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105、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06、态度的结构:认知\情感\行为成分
107、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08、道德的特征:
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2道德具有社会共性;3道德具有阶级性;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品德的特征: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3品德表现的行为性;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
109、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情感、*行为。
道德情感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
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10、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11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932《儿童的判断》。具体内容:
儿童的发展即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强质的影响;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公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3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它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及大的相关性。
◆ 作为儿童道德发展基础的思维结构有如下特点:1儿童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对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2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而且为后一阶段所取代;3每个儿童都在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而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一个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4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组成分成。
112、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1) 前道德阶段;(1-2岁)
(2) 他律道德阶段(2-8岁);(服从的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
(3)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4) 公正道德阶段。
113、皮亚杰的杰出贡献。
(1)在认知发展与道德发展的关系方面,肯定了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
(2)关于儿童的道德发展的规律问题、道德发展中量和质的问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3)关于教育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114、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道德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而是由外在的要求而定。 第一阶段:服众与惩罚的定向。◆以自我为中心,服从强权或权威,力避自己的苦恼。相信客观的责任。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已主义的定向。◆正确的行为能作为手段满足自己并偶然满足他人的需要。。能意识到准则是与每个人的需要和希望有关系的。
习俗水平:道德的价值在于做好事或尽义务,在于别人的期待和传统秩序的保持;第三阶段:使他人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定向。◆遵从大多数人的定型意见,遵从惯常的角色行为,并能按人的意向进行判断。
第四阶段:尽义务、重权威和维持现有秩序的定向。
后习俗水平: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被认为具有道德价值。
第五阶段:墨守成规和契约定向。◆为了求得一致,承认准则或期望的要求。通常总是避免背离别人的意志和福利。责任是以契约的形式加以规定的。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的定向。◆不仅遵循既定的社会法则,而且遵循自己凭逻辑的连贯性和普遍性所选择的原则。伴同互相信赖与尊重的道德心是起主导作用的动因。
115、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16、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依从、认同和内化。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2)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17、影响态度和品质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118、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
(1)有效的说明;(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的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