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小学心理学辅导

2015辽宁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复习资料:8.1小学生个别差异的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14年12月10日
  二、个别差异形成的原因
  个别差异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一)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是一种生物学现象,是指父母双亲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等通过遗传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因素是人格形成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随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个体的智力发展和气质类型这两个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它的作用比较大①。如表8一1所示。
  表8—1血缘关系、环境与智力发展的关系②

   关系与类别

相关系数

无血缘关系而又生活在不同环境者

0.00

无血缘关系但自幼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20

养父母与养子女

0.30

亲生父母与亲生子女(生活在~起)

0.50

同胞兄弟姐妹生后在不同环境长大者

0.35

同胞兄弟姐妹生后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50

异卵双生子不同性别而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50

异卵双生子同性别而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60

同卵双生子生后在不同环境长大者

0.75

同卵双生子生后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88

  此项研究的数据显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智力相关系数很低,血缘关系越密切,相关系数越高。同卵双生子不论是在相同环境中抚养(一起抚养),还是在不同环境中抚养(分开抚养),其智商的相似程度都很高。异卵双生子之间智商的相似程度和兄弟姐妹之间一样。虽然我们承认遗传素质在智力形成中的作用,但并不能由此得出智力由遗传决定的结论。遗传素质为智力提供形成与发展的可能性,但不能预定或决定能力的发展方向。
  (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现实,既包括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也包括个体所处的人文环境,如电影电视、文艺作品、人际交往关系、社会思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社会环境对个体差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这里仅就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对个体差异的影响作简要分析。
  1.家庭。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生活环境,也是儿童出生后最早的教育场所。儿童出生后的十几年多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言一行、家庭的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期望等都会对个别差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在父母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家庭,语言的不准确,词汇的贫乏,甚至经常使用~些比较粗鲁的语言,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迟缓,形成许多不良的心理品质①;而缺乏母爱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智力发展上的问题②。再如儿童早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如若错过这一时机其心理发展就会受阻。
  知识链接
  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人类智力的发展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在某一个时期,对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容易接受特定刺激的影响而获得某种智力,这个时期就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最先是在动物中发现的。这一发现推进了对人类智力关键期的探讨。关于人类智力发展期,早在20世纪20年代本特纳就提出:“从出生至5岁,智力增长最快,从5岁至10岁,智力增长虽没有如此之大,但仍旧是固定的,并且是容易测量的。再发展5年,增长逐渐减缓。”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纳也认为,5岁前是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从出生到4岁,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决定性时期。如果把17岁所达到的普通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4~8岁可获得30%;最后的20%的智力则在8~17岁时获得。
  许多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发展关键期是在四五岁之前。不同的能力,其关键期也不同:口语发展在2~5岁,书面语言在4~5岁,数概念在5~5.5岁,词汇能力在5~6岁。如果这些能力,在关键期得不到发展,就会使智力的发展受到阻碍。
  (资料来源: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55页。)
  2.学校。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它主要是通过校风、班风、教师的言传身教、同伴等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形成发挥作用的,其中教师的思想品德、知识经验、教育教学方式、日常行为模式、对学生的态度等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心理学家勒温在他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教师的不同管教风格对学生个别差异的影响,如表8—2所示。
  表8—2教师管理风格对学生言行的影响

教师管理风格

学生言行特征

专制型

作业效率高,对领导依赖性强,缺乏自主行动,但常有不满情绪

放任型

作业效率低,任性,经常发生失败和挫折现象

民主型

完成作业的目标是一贯的,行动积极主动,很少表现出不满情绪

  而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他的研究证实了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到一所学校,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量,从中随机选出20%的学生,对教师说这些学生最有发展潜能,将来可能会表现出非凡的才能。8个月之后,罗森塔尔又去那所学校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智力测量,发现那20%随机抽取的所谓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都有了出乎意料的进步,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进步更为明显。
  案例分析
  “差生”的转变
  董强,男,10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经常拉帮结伙,与社会上坏孩子混在一起,并经常在学校闹事。董强的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一出现问题就恶语相加并拳打脚踢。
  通过走访其父母、咨询其朋友,以及对他的暗中观察,发现他是一个愿意学习并渴望得到好成绩的学生,只是由于学习基础差、父母非打即骂的粗暴教养方式以及学校不当的教育方式才使他产生逆反心理与行为。
  上述事实表明家庭的教养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因此,要将董强转变为积极向上、学业优良的学生,就需要首先转变其父母的教育观念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为此:
  (1)加强与董强父母的沟通,教他们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赢得其父母的配合与支持。
  (2)关心董强,找几个品行、学业优良的同学与他组成学习小组,减少直至杜绝与社会不良少年的接触。
  (3)根据他的学习基础制订学习计划。
  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董强成绩有所上升,但期末数学成绩仅得了69分。知道成绩后,他闷闷不乐,并主动找老师,想要老师在成绩反馈单上把数学成绩提高1分。考虑再三,老师决定给他加这1分,但明确告诉他这是违规的;同时,老师还要求他必须和老师签协议,即这次给他加1分,但下学期期末却要还给老师10分。在考虑几分钟后,董强和老师签订了这份协议。协议的签订既满足了董强在父母与同学面前的虚荣心,也给他定下了更高的学习目标。
  又经过了一个学期,在自己的努力下,在父母的鼓励下,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各科成绩均有提高,而数学更是得了96分,扣除10分,数学成绩仍得86分。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