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讲义: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来源:233网校 2010年2月5日

第七章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除了有客观条件之外,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内部心理状态配合,最终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主体接受教育的条件而言,除了学生智力因素影响学习进程和成绩以外,还存在着智力因素以外的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一个学生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就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处于正常状态,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相对明显,它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被大多数教师和研究者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视。本章将在阐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涵义后,逐一论述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节 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人才的成长既需要智力水平,也需要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才成功的道路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一个智力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坚强的意志性格,如天气不好就不上学,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心烦,他的智力优势就不能发挥。相反,一个智力一般的孩子,只要学习认真,刻苦用功,不怕困难,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俗话说:“勤能补拙”,这就是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反映。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个学生若没有一往无前、持之以恒的精神,长大了决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
下面就谈谈什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内容。

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一)智力与智力因素
什么是人的智力?人们并不陌生,通常所说的聪明与愚笨,就是指智力高低而言的。若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却不容易,至今国内外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就没有统一起来。如果加以概括,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人认为,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的能量;也有人认为,智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或判断推理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创造力;多数人认为:智力是指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也就是说,智力是高度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的总和。(见图25)其中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思维的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这里不妨先参考一下我国丰富的词汇中有关智力和聪明才智的描述。这方面常用的成语有:“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足智多谋”、“深谋远虑”、“随机应变”、“举一反三”、“料事如神”、“匠心独具”等等。这些赞美之词都是描述优异的智力的,但又表示不同的内容。“一目十行”,是说观察力快而准确,不遗漏;“过目成诵”意味着不同凡响的记忆力;“足智多谋”指的是思维的广度;“深谋远虑”表示思维的深度;“随机应变”反映了敏锐性与灵活性;“举一反三”说明高明的推理能力;“料事如神”指预见性;“匠心巧具”则牵涉到超常的创造能力。提法如此众多,正说明智力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而是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多方面心理过程综合活动的结果。其中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所以,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智力因素主要是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因素。如上页图25。
(二)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复杂过程。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不仅需要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非智力因素呢?
对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个性品质的心理因素;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非认识因素”;还有人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人格因素”。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