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辅导知识>中学心理学辅导

快速掌握考核精要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四章 学习动机

来源:233网校 2013年2月21日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动机的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二、动机的需要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成败归因理论
  由于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四、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五、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次强化的期待,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主要受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影响。

  同步练习: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各章习题精选

  备考辅导:2013年教师资格HD高清课件全新上线

  试题推荐:

  5套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中学教育学和心理学【7套全真模拟题  8套押题密卷】

  模考:6套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心理学》模拟试卷 更多2013年中学教师资格试题免费体验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