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师职业与心理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所以,一切与教育有关的活动都要以专门研究人的学科——心理学为指导基础。
一、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
(一)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一个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活动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教育确定教育目的、制定教育方针、规定教学内容、编写教科书、组织教学形式、建立教育制度。通过这些活动,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成员。也就是说,教育最终要促进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即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活动中,只有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实现教育活动的社会规律,达到教育目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认识和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规律,也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所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等特征,这些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教育活动中,如教育目标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适合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使教育工作取得最大的效果。
(二)教师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
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传递人类积淀下来的知识经验。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人类智慧结晶的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各种能力,塑造出完美的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学生学习的规律和人格形成的规律。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学习的本质规律、不同学习的类型划分、学习的过程阶段特点等心理学理论,才能顺利地实施教学活动,实现其教学目的。教师也只有掌握了学生的人格结构及其特征表现,才能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因材施教,依据品德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三)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现在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思想浪潮,并推动了教师教育理论的发展,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策略。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要具有教师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素养。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主要条件,而心理学理论则是教育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的水平就成为检验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主要指标。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