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研究后认为,人际吸引的条件主要是熟悉、吸引人的个人特征、相似与互补、喜欢与爱情等。
(一)熟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在少数时候把喜欢的情感投向自己认同的歌星、影星、体育明星之外,更多的时候都把这种情感投向周围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对象,并在其中选择交往或合作的伙伴。很自然地,能够相互接触、彼此之间存在交往的可能性就成了人际吸引的前提条件。
社会角色关系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途径,就是它使人们不可避免地发生交往。人际关系的由浅入深也正是从相互接触和初步交往开始的。
研究发现,熟悉的本身就可以增加一个人对于某种对象的喜欢。例如,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最初的人际关系都是从宿舍与老乡开始的。相比之下,由于安排在一个屋檐下,彼此的熟悉程度显然高于非本宿舍成员,大学生最好的朋友往往都在同一宿舍。而老乡由于地缘关系,在陌生环境会产生心理上的亲近感。
另外一点是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程度。熟悉不是引起喜欢的唯一变量,但熟悉可以增加人们对积极和中性对象的喜欢程度。熟悉使人们更容易辨认事物,学习过程本身改变了人们辨认事物和对其分类的能力,这种改变使人变得更为积极。
(二)个人特征
1.才能。人对有能力的人的态度往往出人意料。表面上,似乎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力越高、越是完善,就越能受到欢迎。但研究表明,实际上,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人通常不是最受喜爱的人,因为人对于别人有两种不同的需要。一方面,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才能,有一个令人愉快的人际关系圈。但是,如果别人的才能使人们可望不可及,则会产生心理压力。因此,当一个榜样被描绘成在才能和人格完善上都达到了普通人不可企及的地步时,人们就只好敬而远之。当然,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这一变量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人们可能选择逃避或拒绝,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选择一个总是贬低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去喜欢。
2.外貌。外貌特点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都喜欢那些外表漂亮、有吸引力的人。但是,外貌这个因素在人际交往中也具有“辐射效应”。兰迪等人的一项研究就发现了有趣的现象,他们让男性被试评价有关电影影响社会的短文,告诉被试短文的作者是女性。文章的客观质量有好有坏,文章的作者也分为有魅力组、无魅力组和控制组。有魅力组的短文所附的作者照片是有魅力的女性,无魅力组的短文所附的作者照片是无魅力的女性,控制组的短文不附照片。由于辐射作用,同样的文章,当被认为是有魅力的作者写的,此时所得到的评价更高,且文章本身质量并不好的时候这种效应更加明显。
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们对有魅力的人所做的判断并不总是朝向有利的一面。西格尔等人的一项研究就显示了这种现象。研究者让被试阅读详细的案件材料,让他们设想自己是法官,要对罪犯判刑。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漂亮的女性罪犯照片附在案例上;第二组案例所附照片是无魅力的女性罪犯;第三组是控制组。而案件又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诈骗,另一种是偷窃。表10一6所示是该研究的结果。
表10—6 判刑的平均年份
被告人的魅力 | |||
罪行 |
有魅力 |
无魅力 |
控制组 |
诈骗 |
5.45 |
4.35 |
4.35 |
偷窃 |
2.80 |
5.20 |
5.10 |
显然,对于被认为与魅力有关的诈骗罪,被试倾向于对有魅力的罪犯给予重判,平均刑期明显长于其他两组,而其他两组间没有明显的差别。另一方面,在与外表魅力无关的偷窃罪方面,具有外表魅力的罪犯却得到了同情,平均给予的判刑年数低于其他两组。
可见,尽管在一般情况下漂亮的外表会产生“辐射效应”,能够使人们做出更为积极的评价,但是当人们感到有外表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时,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做出对其更不利的判断。
3.人格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交往者的内在品质却变得越来越重要。安德森曾向100名大学生展示了表现性格的555个形容词的词表,询问大学生对各种性格的人的喜欢或厌恶程度,让他们评价各个词,并按照自己对它们的喜欢程度排出顺序。在这一序列中,有代表的人格品质有三类:排在整个序列最前面的高度受人喜欢的品质、位于序列中间的介于积极与消极之间的中性品质及排列在序列末尾的高度令人厌恶的品质。表10一7所示是三类代表人格品质的列表,每类20个品质特征。
表10—7 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人格品质
最积极的品质 |
中间品质 |
最消极的品质 |
真诚 |
固 执 |
古怪 |
诚实 |
刻板 |
不友好 |
理解 |
大胆 |
敌意 |
忠诚 |
谨慎 |
饶舌 |
真实 |
易激动 |
自 私 |
可信 |
文静 |
粗鲁 |
智 慧 |
冲动 |
自 负 |
可信赖 |
好斗 |
贪婪 |
有思想 |
腼腆 |
不真诚 |
体贴 |
易动情 |
不善良 |
热情 |
羞怯 |
不可信 |
善 良 |
天真 |
恶毒 |
友 好 |
不明朗 |
虚假 |
快乐 |
好动 |
讨厌 |
不自私 |
空想 |
不老实 |
幽默 |
物欲 |
冷酷 |
负 责 |
反叛 |
邪恶 |
开 朗 |
孤独 |
装假 |
信任 |
依赖 |
说谎 |
(*由上至下表示受人欢迎的程度逐渐递减)
(三)相似与互补
1.相似。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这一点已为大量实验研究所证明。纽科姆曾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对象是公开征求招来的志愿住宿者,共17人,都是大学生。进入宿舍以前,测定了他们关于经济、政治、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对于上述问题的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大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寝室,一起生活4个月。在这4个月中,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大学生互相评价室内成员——喜欢谁,不喜欢谁。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决定了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之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是相似的人则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
日常生活中,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效应。共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兴趣,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共同的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共同的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乃至共同的身份特征,如身高、体重及居住地等,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程度地增加人们的相互吸引。
2.互补。人们有喜欢那些与自己相似者的一面,也有喜欢那些与自己人格品质相反者的一面。像这样双方不同的心理品质,可以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补偿。也就是说,当双方的需要以及对于对方的期望正好呈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例如,具有强烈支配性格的人不容易与性格相同的人相处,但他们可能与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和睦相处,甚至建立起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常有急性人和慢性人合作得很好、爱听的和爱说的成了朋友的现象,正说明了这种“刚柔相济”关系的特点。这种关系一般发生在交情较深的个人之间。
相似性和互补性看上去似乎是矛盾的,实际上二者有时也是一致的。例如,在恋爱、婚姻中,支配型的男性和顺从型的女性彼此有吸引力。这是因为他们对男女关系中的男女角色看法一致,认为男性应起支配作用,女性应顺从。研究表明,相似性原则在喜欢中起重要作用,但有时候,当两个人的角色作用不同时,互补性原则起重要作用。在这些场合,人们喜欢那些行为与角色相符合的人。由于他们的角色不同,他们的行为也就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似的。
(四)爱情
1.爱情和喜欢的区别。与性吸引有关的爱情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一个原因。在这里,将同性相恋的特殊问题放下,使讨论限定在异性爱情范围内。
鲁宾系统地研究了爱情与喜爱的联系与区别。他认为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喜欢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为: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二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而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因素:一是依恋。卷入爱情的恋人在感到孤独时,会高度特意地去寻求自己恋人的伴同和宽慰;而别人不能有同样慰藉的作用。二是关怀与奉献。恋人之间会彼此高度关怀对方的情感状态,感到使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对对方的不足表现出高度宽容。在爱情关系没有受到他人威胁时,表现关怀与奉献的一方对自己的行为往往有纯粹无私的崇高感。三是亲密。被爱情所裹挟的恋人不仅有着对对方的高度信赖,并且有特殊的身体接触的需要。恋爱之初,这种身体接触需要是泛化的高度依恋需要的反映,在一定意义上,它很像高度依恋母亲的幼儿对母亲爱抚的需要。
通常情况下,一个成熟的青年人可以明确区分自己对别人的喜欢与爱情之间的区别,但对于刚进入青春萌动时期的少年男女,由于依赖、尊重、喜欢与新出现的性意味着朦胧爱情还没有出现高度分化,因而常常会把对自己偶像的崇敬、尊重,对长者的依赖与喜欢情感以及爱情混淆在一起。
2.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爱情展开科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发现,就是确认了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德里斯科尔等人在“双亲影响和罗曼蒂克爱情”的研究中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莎翁的这一悲剧故事描写的正是这种试图破坏两个人的爱情关系,反而使两个人爱得更深的现象。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双方家庭的竭力阻碍。然而,家庭的压迫非但没有使他们彼此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至双双殉情而亡。
德里斯科尔等人1972年研究了91对已婚夫妇和相恋已达8个月以上的49对恋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被研究夫妇与恋人的彼此相爱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父母干涉程度越高,彼此之间相爱也就越深。研究后的6~10个月期间,他又对这些被研究者做了调查,试图了解他们父母的干涉是否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相爱的水平。结果证明,父母干涉程度与恋人们的情感变化成显著正相关,也即父母干涉越大,恋人们爱得也越深。
认知失调理论已经很好地解释了选择自由与对所选择对象喜欢程度之间的关系。如果选择是自愿的,人们会倾向于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当选择是强迫的时候,人们会降低对所选择对象的好感。因此,当强迫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人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度的心理抗拒,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对象的喜欢。因此,当外在压力要求人们放弃选择自己的恋人时,由于心理抗拒的作用,人们反而更转向自己选择的恋人,并增加对恋人的喜欢程度。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