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人际交往的态度与技能
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个体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成功发展以及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前提。
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自然就要了解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态度,这样才能保证人际交往的畅通无阻,为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打下基础。
一、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
(一)尊重
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别人就是在心理上承认别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承认别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如果在与他人交往中,试图命令别人、居高临下,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从而蔑视、小瞧他人等行为,会造成不尊重对方的局面,使对方的自尊受到伤害,不愿意再交往下去。人们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情感特点与行为模式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应该承认这些存在,并视其为合理。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样就不会随便否定他人的意见或看法,不会把自己的意志、观点强加于他人,别人就会感到你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二)宽容
在人际交往时既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也不能太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求同存异。不会宽容他人也同样得不到他人的宽容。《尚书•陈君》上说:“有容,德乃大。”要能宽容别人,首先要理解别人,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而真正理解别人、为别人着想又要多交流,深入了解各自的性情、爱好和价值观念,这样才不至于在出现问题后无端怀疑,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有利于形成宽容和谐的交往气氛。
(三)真诚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坚持真诚的原则必须做到热情关心、真心帮助他人而不求回报,对朋友的不足和缺点能诚恳批评。对人、对事实事求是,对不同的观点能直陈己见而不是口是心非,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做到肝胆相照、以诚待人、襟怀坦白。在一种互不诚实的关系中,人们往往把真实的感情埋在心里,与别人交往时缺乏真情,常常是表面的应付,这就导致了双方的关系停滞不前。
(四)理解
虽然人们喜欢那些在人生态度、价值观、人格特征、文化背景等方面和自己相似的人,但无法避免与那些和自己相差很多的人相处共事。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矛盾、不和谐,并不完全是因彼此间的思想分歧、道德水准相差太悬殊造成的,更多的是因为不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有效地理解和沟通可以增进相互间的关系。相反,如果一个人遇事只想着自己,只按照自己的感情用事,不懂得体恤别人,那么肯定会造成和他人的关系不融洽。
(五)给予爱
有了爱才能使人感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因此,爱是人内在的、不可缺少的高级需求,甚至可以说是人的追求。既然爱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重要,那么为何不去爱别人呢?内心充满爱的人往往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能坦然地赞赏别人和接受别人,而且观念开放,他们内心深处常怀有深厚的感情,能同情、理解、包容他人。这种爱的力量,不但能给予别人幸福和满足,而且还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感情、净化自己的心灵,并使人获得更多的友谊和人间亲情。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爱的能力,多给别人几许温暖,自己也会从中获得幸福。
辽宁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