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小学模拟试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试题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章节习题:小学生学习与指导

来源:233网校 2015年7月18日
第三章 小学生学习与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它是有机体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行为。
2.C【解析】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3.D【解析】条件反射中涉及四个基本的事项:(1)无条件刺激,指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4.B【解析】本题考查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谈梅生津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5.A【解析】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作第一信号系统。虽然主人叫狗名字是以语言为中介,但对于小狗来说,它并不是因为理解语言的意义而产生反应,而是将这种语言作为一种物理性条件刺激。
6.C【解析】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刺激泛化”。
7.C【解析】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8.D【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从而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9.B【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它的理论核心是说学习是通过有机体不断地尝试错误而形成的。学习的实质是有机体在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10.A【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11.A【解析】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学习者提前具有某种需要,这属于心理的预备性反应。
12.D【解析】为了塑造良好的行为,可以采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个体行为,即在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13.B【解析】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A、D两项撤销的是积极刺激,C项属于回避条件作用。
14.C【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
15.C【解析】孩子哭闹的行为属于不好的,母亲呈现令孩子厌恶的刺激来抑制这种行为,属于惩罚。
16.D【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17.A【解析】观察学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提出来的。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是观察学习。
18.C【解析】自我强化是班杜拉在斯金纳强化理论基础上的重新解释。自我强化是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19.C【解析】题干阐述的是替代强化的含义。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20.C【解析】“警示”教育是观察者通过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属于替代强化。
21.A【解析】完型一顿悟说是由德国的心理学家苛勒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有: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型;刺激和反应之间要以意识为中介。
22.B【解析】托尔曼认为行为不是受行为的直接结果支配,而是受预期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结果的支配。
23.A【解析】布鲁纳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是发现学习的创始人;苛勒提出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
24.B【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25.A【解析】布鲁纳认为获得新知识后,还要对它进行转化,运用各种方法将它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同时,还要对知识转化进行检查,即评价。
26.C【解析】布鲁纳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27.A【解析】奥苏贝尔根据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进行学习分类:一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的(内在的)和实质性的(非字面)联系。他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28.C【解析】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接受学习。
29.C【解析】先行组织者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
30.A【解析】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31.B【解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32.A【解析】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来在维果斯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
33.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理论流派的了解。其中,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34.A【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题干中的教师指导学生做实验获得知识,体现了对间接经验的学习。
35.B【解析】麦基奇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36.C【解析】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个体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调节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
37.D【解析】组织策略是指找出记忆材料中各项目间的意义联系,并根据这些联系进行记忆的过程。列提纲、画图表、归类等都属于组织策略。
38.D【解析】组织策略指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属于组织策略。
39.A【解析】圈点批注是画线的一种变式,属于复述策略。
40.D【解析】复述策略应注意:复述时间的安排技巧;复述次数的安排(适当过度学习);复述方法的选用。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41.B【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42.C【解析】人的智力表现存在着早晚差异。有的人从小就表现出了超常的智力,被称为早慧的儿童、小天才;而有的人却大器晚成。
43.C【解析】场依存型的人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44.D【解析】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划分,性格可以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顺从型的人独立性差、易受暗示,经常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意见,照别人的意见办事,在紧急、困难的情况下表现得惊慌失措。
45.B【解析】学习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的、主动化了的持久的学习行动方式,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型一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型;刺激和反应之间要以意识为中介。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其主要观点有: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其主要观点有: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提倡发现学习。
(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其主要观点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组织学习要遵循逐渐分化原则、整合协调原则和先行组织者策略。
2.【参考答案】
(1)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3.【参考答案】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学习的情境性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4.【参考答案】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主要有四种特点:
(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
5.【参考答案】
(1)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
(2)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精心设疑、质疑。
(4)利用教具、多媒体进行教学。
(5)课堂教学多样化。
6.【参考答案】
(1)从低年级抓起,越早越好。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3)严格要求,多方密切配合。
(4)树立榜样,启发自觉。
(5)整体发展,互相促进。
7.【参考答案】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促进其顺利发展。
(1)对胆汁质的学生,教师应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但这些学生不宜轻易激怒,对其严厉批评要有说服力,培养其自制力、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2)对多血质的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对其缺点严厉批评。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培养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其见异思迁;创造条件,多给他们活动的机会,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3)对黏液质的学生,教师要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4)对抑郁质的学生,则应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对其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开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地批评。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根据强强的上述行为表现,我认为他基本上属于胆汁质类型。
胆汁质类型的人坦率热情,精力旺盛,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勇敢果断,朴实真诚,生气勃勃。但这种人性情暴躁,行事鲁莽,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办事不考虑后果。强强表现为精力旺盛,性格刚强,易感情用事,符合胆汁质的表现。
(2)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幼儿,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性格,同时,防止不良品质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对黏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2.【参考答案】
根据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理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王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严厉惩罚,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抵抗性情绪。
桑代克还提出了学习应遵循的三条基本规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遵循准备律要求让学生在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教师不应该经常搞“突袭”;遵循练习律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加强练习;遵循效果律要求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消极的后果。王老师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遵循以上三条规律。

特别推荐:教师资格高频考点速记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233网校-教师资格3群(教师群:378498923) 微信号:lxhlxh233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