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教师资格证 > 小学教师资格 > 小学模拟试题 >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试题

2020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基础检测卷(7月)

来源:233网校 2020-07-31 18:12:11

免费领教师资格考试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沛西·能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该观点属于()。

A.生物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交往起源论

2,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活动,其基本要素都不包括()。

A.教育者

B.学习者

C.教育政策

D.教育影响

3,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

A.研究者角色

B.管理者角色

C.示范者角色

D.授业解惑者角色

4,()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A.制定严格的班规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选择并培养好班干部

D.搞好班级评价

5,主张“泛智教育”理想,并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6,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

B.教育调查法

C.教育观察法

D.教育实验法

7,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流鼻血,教师以下的处理方式不适当的是()。

A.保持镇静,安抚被出血吓到的儿童,并立即塞脱脂棉球止血

B.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

C.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

D.抬高与流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

8,()是记忆的开端,也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9,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

A.负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的()。

A.获得

B.消退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11,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2,下列关于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说法,错误的是()。

A.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

B.预防功能是初级功能,发展功能则是高级功能

C.教育活动只需立足于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即可

D.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

13,某学生决心改掉上课迟到的缺点,但冬天一到,他又迟迟不肯起床,结果还是频频迟到,要对该生进行教育。应着重强化其()。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行为

D.道德认知

14,根据课程的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

A.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B.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C.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D.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15,法国思想家蒙田曾用教师指导学生走路来比喻指导学生学习,“教师最好先让孩子在其面前走几步。以便更好地判断孩子步伐的速度,从而推测他能坚持多久,然后方能判断他的能力。如果我们不顾分寸,就常会坏事”。可见,蒙田强调教师所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6,教师用总结性的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一节课,从而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是()。

A.归纳法

B.提问法

C.比较法

D.游戏法

1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1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或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9,下列评价类型中更适合用于选拔人才的是()。

A.诊断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20,有的学生为能画出一幅漂亮的图画而努力学习有关的美术知识,有的学生为了考一百分而努力学习,这些行为动机属于()。

A.直接的近景动机

B.间接的近景动机

C.间接的远景动机

D.直接的远景动机

1.【答案】A。解析: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他把教育称为生物学的过程,认为“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生物起源论是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起源问题上的反映。

2.【答案】c。解析:教育是由一定的要素通过各种联系构成的系统,无论教育活动的哪一种类型和层次,都贯穿着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教育政策不属于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

3.【答案】C。解析: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传道者,授业者,示范者,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研究者,朋友等多种角色。其中作为示范者来说,教师的言行和举止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最直接的榜样。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为人之道和处事态度等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度德而师之”的意思是凡德行高尚者便可尊其为师。学生往往会“度德而师之”,因而要求教师应扮演好示范者的角色。

4.【答案】B。解析: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5.【答案】C。解析: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就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洛克提出“白板说”。裴斯泰洛齐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答案】B。解析:教育调查法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是指在教育情境中,由教育实践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目的在改善教育专业的实践,采取批判、自省、质疑的研究精神,借以实践其教育理想并获得专业成长与提升的一种研究。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7.【答案】C。解析:热毛巾会使鼻出血加剧,流鼻血时应采用冷毛巾敷或直接用冷水洗鼻。

8.【答案】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识记是记忆的开端,也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9.【答案】c。解析: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替代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老师赞扬某学生的助人行为,而使得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属于替代强化。负强化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撤销惩罚),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的出现的概率。直接强化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10.【答案】C。解析: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射的获得是指条件刺激(如铃声)反复与无条件刺激(如食物)相匹配,使条件刺激获得信号意义的过程,亦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条件反射的刺激泛化。

11.【答案】A。解析: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做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映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故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甲同学错误更大。

12.【答案】C。解析: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心理辅导既有预防功能,又有发展功能。预防功能是初级功能,发展功能则是高级功能,而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达到心理辅导的目的。心理辅导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状况.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

13.【答案】B。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根据题干所述说明该生道德意志薄弱,应着重强化其道德意志。

14.【答案】A。解析: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5.【答案】B。解析: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包括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与蒙田的观点相符。

16.【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教师引领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课堂讲授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总结。梳理讲授内容,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点和难点,归纳出一般的规律、系统的知识结构等的方法。比较法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采用辨析、比较、讨论等方式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游戏法是一种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的结束课堂教学的方法。提问法是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口头提问,让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或其他学生再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的方法。

17.【答案】A。解析: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18.【答案】B。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9.【答案】C。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常模参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

20.【答案】A。解析:远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动机行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直接动机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和爱好。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观念、父母意愿以及教师期望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小学生考虑的是对学习结果的直接追求,属于直接动机,并且与近期目标相联系,属于是直接的近景动机。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微信学习群

备考推荐:历年教师资格证真题及答案

热点推荐:教师资格证试题库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