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运动员得到金牌,要奖励启蒙教练,这说明运动员的成绩和启蒙教练的辛苦劳动密切相关,教师的劳动不是立时就见成效的,而是具有滞后性。
2.A【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
3.D【解析】幼儿教师的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幼儿仿效的对象,因此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4.C【解析】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5.A【解析】教师扮演的职业角色包括幼儿学习生活的合作者、指导者,幼儿的榜样和示范者,幼儿生活中“母亲”的角色,学习者和研究者等,不包括幼儿生活的服务者。
6.C【解析】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7.B【解析】反思能力是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
8.A【解析】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活,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是现代教育的儿童观。
9.A【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扮演着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示范者、研究者等角色。
10.C【解析】教师要公平对待幼儿首先就要真正地尊重和信赖幼儿。
11.A【解析】本题是对教师职业的考查,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
12.C【解析】师幼关系的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教育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社会功能。评价功能不属于师幼关系的功能。
13.D【解析】优秀教师的前提是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初级层次是教育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的高级层次是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优秀教师的最高层次是教育家型教师。
14.B【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15.A【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16.C【解析】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17.B【解析】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幼儿喜欢教师,亲近教师,才能尊敬和追随教师,教师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说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应该是爱幼儿。
18.B【解析】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国民和全体适龄儿童,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19.B【解析】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
20.A【解析】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心理创新教育、思维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
21.B【解析】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22.A【解析】创新精神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23.D【解析】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24.D【解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的标准之一。
25.A【解析】家庭、社会尤其是学校要强调树立的教育观念,包括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26.C【解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27.A【解析】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28.D【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
29.D【解析】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30.B【解析】教师职业具有专业性,专业信念是指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教师职业的社会期望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从业、乐业、敬业的动机,逐步树立为教育和科学献身的信念。
31.C【解析】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是衡量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标志。
32.B【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
33.D【解析】幼儿本身特点和幼儿教育特点决定了幼儿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4.C【解析】教师的职业素养由三部分组成: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及能力素质。其中,教师的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为了有效地把自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有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需要有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
35.A【解析】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36.A【解析】严谨治学要求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学问的过程中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37.C【解析】这句话主要强调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38.A【解析】‘‘终身教育”这一术语于l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正式提出。
39.A【解析】一个人能否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取决于对角色的认知程度。因此,教师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40.B【解析】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的时候,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即进人了关注情境阶段。
41.D【解析】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42.A【解析】反映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应包括:职业道德;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教学设计与实施;交流与反思。不包括教师的职业素养。
43.D【解析】教师的教育素养基本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即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二是教育技巧。
44.D【解析】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鲜明个性且善于合作的一代新人,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45.A【解析】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包括与学生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46.A【解析】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7.C【解析】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他们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48.B【解析】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幼儿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
49.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50.A【解析】爱岗敬业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B、C、D项都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素养。
51.B【解析】幼儿的“向师性”是指幼儿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向师性”是幼儿的本质属性。
52.B【解析】教师对幼儿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
53.A【解析】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种教育思想,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对人的智慧、潜能的信任,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追求。
54.C【解析】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是幼儿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55.C【解析】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爱好和特长,这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不是个性发展的全部内容。
56.D【解析】把幼儿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的基本含义是:第一,幼儿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57.C【解析】所谓幼儿发展,就要兼顾教育对幼儿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品德的功能。
58.B【解析】幼儿是发展的人的含义是:首先,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其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最后,幼儿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59.B【解析】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是指教师简单地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选择和尝试的权利。这是传统教育所采用的方式,是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
60.A【解析】教师要尊重全体幼儿,其中,智力发育迟缓的幼儿、被孤立和拒绝的幼儿、有过错的幼儿、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幼儿等心理比较敏感,最需要教师的尊重。
61.D【解析】教师成长的最高阶段是关注学生阶段,教师能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62.A【解析】考试与素质的关系并非是对立的,考试是帮助评价素质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
63.D【解析】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
64.D【解析】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特点。
65.B【解析】题干所述反映了教师职业具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