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婴幼儿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 )的发展是人发展最关键、最迅速的时期,一直受到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重视。
A.婴儿
B.幼儿
C.婴幼儿
D.儿童
2.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
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幼儿早期
3.(2014年真题)幼儿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
A.幼儿发展
B.社会需求
C.学科知识
D.教师特长
4.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5.3岁幼儿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这说明幼儿心理发展处于( )。
A.最近发展区
B.敏感期
C.转折期
D.关键期
6.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7.当儿童在生理和活动能力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由于心理发展跟不上这种变化,导致其内心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混乱。处在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行为方式、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时期是( )。
A.关键期
B.转折期
C.敏感期
D.危机期
8.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的时期为( )。
A.敏感期
B.转折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9.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幼儿的( ),为幼儿提供适宜其发展需要的教学活动。
A.心理发展特征
B.身体发展特征
C.性格特征
D.最近发展区
10.(2013年真题)适合幼儿发展的内涵是指( )。
A.追随幼儿的兴趣
B.任其自由发展
C.跟随幼儿的发展
D.适合幼儿发展规律与特点
1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 )。
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近发展区
12.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
A.遗传
B.生理成熟
C.教育
D.主观因素
13.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家庭
B.遗传
C.生活条件
D.教育
14.影响婴幼儿发展的生物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胎内环境和( )。
A.成熟
B.疾病
C.营养
D.药物
1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16.儿童对外界影响的选择、吸收和融化的主动反应能力,包括儿童对外界所做的创造性反应能力是( )。
A.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B.成熟机制
C.生物因素
D.环境作用
17.( )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它是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为儿童的发展奠定基础。
A.幼儿园
B.托儿所
C.家庭
D.学前班
18.(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A.儿童的需要
B.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
C.儿童的激情
D.儿童的能力
19.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捏住,这是新生儿的( )。
A.怀抱反射
B.抓握反射
C.觅食反射
D.吸吮反射
20.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 )。
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
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
21.下列不属于6~12个月婴儿的身体发展特征的是( )。
A.能够坐、站、趴
B.出现分离焦虑
C.能连续清楚地发出一些音节
D.有抓握反射
22.幼儿早期是指( )阶段,这两年中幼儿的身体发育比第一年稍慢。
A.1~3岁
B.2~4岁
C.3~6岁
D.7~8岁
23.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性,出生时并不齐全,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这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总趋势是( )。
A.从笼统到分化
B.从具体到抽象
C.从被动到主动
D.从不齐全到齐全
24.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是( )。
A.匀速均衡发展
B.高速不均衡发展
C.年龄越小发展越慢
D.年龄越小发展越快
2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在( )。
A.0~1岁
B.1~3岁
C.4~5岁
D.3~6岁
26.(2013年真题)婴幼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
A.无意触摸到东西
B.握住手里的东西
C.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
D.玩弄手指
27.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28.“童言无忌”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是( )。
A.儿童心理落后的表现
B.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表现
C.“超常”的表现
D.父母教育不当所致
29.(2012年真题)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捡起来给他,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
A.玩东西
B.重复连锁动作
C.手的动作
D.抓握物体
30.人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31.下列属于4~5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 )。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抽象思维开始萌芽
D.开始接受任务
32.下列属于5~6岁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的生活自理
33.(2013年真题)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 )。
A.背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B.面对幼儿,采用镜面示范
C.面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D.背对幼儿,采用正常示范
34.下列说法中,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特征是绝对稳定的
B.年龄特征可以随意改变
C.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
D.年龄特征可跳跃发展
35.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共有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两个高峰期称为生长发育的突增期。第一个突增期在( )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是青春发育期。
A.1
B.2
C.3
D.4
36.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37.下列说法符合儿童动作发展规律的是( )。
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
B.从边缘部分动作发展到中央部分动作
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
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
38.幼儿的动作最初是从无意动作向有意动作发展,以后则是从以无意动作为主向以有意动作为主的方向发展,即服从( )。
A.大小规律
B.近远规律
C.无有规律
D.首尾规律
39.下列关于直立行走动作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无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B.儿童的直立行走动作是在有意动作基础上产生的
C.儿童身体动作发展的趋势是翻身、抬头、坐、站、走
D.行走是本能的动作,无有意运动的成分
40.学前儿童先会走、跑,后会灵活地使用剪刀,这说明儿童动作发展具有( )。
A.整体局部规律
B.首尾规律
C.大小规律
D.近远规律
41.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以后动作逐渐分化,这种儿童动作发展的趋势称为( )。
A.从笼统到专门的规律
B.大小规律
C.粗细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42.提出“成熟势力说”的心理学家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格塞尔
D.斯金纳
43.心理学家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 )对幼儿学习技能的重要作用。
A.遗传因素
B.教育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理成熟
44.( )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华生
D.斯金纳
45.根据精神分析理论,(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低级、最简单的因素,包括以性为中心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之后的各种欲望。
A.意识
B.前意识
C.潜意识
D.需要
46.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含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成分,人格中的最高部分是( ),它遵循的是至善至美原则,是人格的社会成分。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理想我
47.(2014年真题)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
A.主动性对内疚
B.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C.自我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性对害羞
48.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
A.霍尔
B.斯金纳
C.吴伟士
D.施太伦
49.“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高尔顿
B.华生
C.格塞尔
D.吴伟士
50.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这段话反映的实质是( )。
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相互作用论
D.二因素论
51.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 )。
A.动机
B.练习
C.强化
D.及时反馈
52.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这种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53.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提出限制孩子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54.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
B.斯金纳
C.华生
D.皮亚杰
55.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本人并没有受到直接的外在强化,但通过观察他人某种行为受到强化,从而在自己身上也产生了类似的强化效果,心理学家班杜拉将这种现象称为( )。
A.内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无意强化
56;“警示”教育所产生的强化是(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替代强化
D.积极强化
57.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导致不良品德的形成。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58.皮亚杰认为,思维的本质是( )。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59.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受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 )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A.适应
B.同化
C.顺应
D.平衡化
60.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这是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61.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别他人的左右手。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6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能逐渐接受别人的意见,并获得长度、体积、面积和重量的守恒概念。这表明儿童已经达到了认知发展阶段的(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63.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活动的范围,这是在(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64.文化历史理论代表人物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 )。
A.同化
B.最近发展区
C.顺应
D.平衡
65.(2013年真题)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为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提供依据
B.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依据
C.为建立幼儿档案提供依据
D.为检查评比提供依据
特别推荐:教师资格高频考点速记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教师群:378498923) 微信号:lxhlxh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