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幼儿模拟试题>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儿童发展》章节习题: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来源:233网校 2015年8月8日

第四章 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本题考查了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是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者品质的独特结合。
2.D【解析】幼儿广义的个性心理结构由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构成。幼儿意识到自己和他人一样都有情感、有动机、有想法,这反映幼儿个性的发展。
3.D【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心理结构中的控制系统。
4.A【解析】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越高,个性也就越成熟和稳定。自我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幼儿个性的成熟。
5.B【解析】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
6.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独特性,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7.D【解析】在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
8.A【解析】社会性与个性相比,个性强调的是独特性,是个人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强调的是人们在社会组织中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共性的行为方式。
9.C【解析】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10.B【解析】幼儿两岁左右,个性逐步萌芽。幼儿的个性初步形成于3~6岁,形成的主要标志包括: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1.B【解析】对幼儿来说,个性特征是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
12.B【解析】放纵型教养方式下,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教育达到失控状态。
13.B【解析】个性的调节系统以自我意识为核心,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14.C【解析】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
15.A【解析】幼儿在2~3岁的时候,掌握代名词“我”,是幼儿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儿童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16.D【解析】儿童对自我的评价不稳定,是依从性的,容易受外界影响。
17.D【解析】气质是指一个人特有的、主要是生物决定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指向性。
18.D【解析】气质类型是先天的,是刚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差异。
19.A【解析】根据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这是传统气质类型的分类。
20.C【解析】胆汁质的孩子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性情急躁、易于冲动、反应迅速,很难约束自己的行动。
21.B【解析】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种人的情绪不稳定,容易外露,注意力和兴趣易转移,缺乏耐心和毅力。
22.A【解析】巴甫洛夫研究发现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根据高级神经活动基本特性结合的不同,可以形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弱型。
23.B【解析】活泼型新生儿的典型行为是“连哭带闹”地来到人间。他不像一般新生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会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
24.D【解析】托马斯一切斯根据9个维度对从出生到3岁前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划分,划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困难抚育型、起动迟缓型,但还有部分孩子属于上述类型中的中间型或过渡型。
25.D【解析】容易抚育型的婴儿吃、喝、睡、大小便等生理机能活动有规律,节奏明显,容易适应新环境,也容易接受新事物和不熟悉的人。他们情绪一般积极、愉快,对成人的交流行为反应适度。
26.A【解析】气质与幼儿的生理特点关系最直接,儿童气质类型差异的稳定性说明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遗传因素。
27.D【解析】疑虑、孤独是抑郁质孩子的特点,这是针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措施。
28.B【解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9.D【解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它是个性的核心。
30.C【解析】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31.B【解析】3岁左右,幼儿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合群性、独立性、自制力和活动性。
32.A【解析】模仿性强是幼儿期性格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其他幼儿。
33.D【解析】在幼儿性格差异日益明显的同时,幼儿性格的年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易冲动。
34.C【解析】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都是通过人的活动体现出来的,同时能力又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条件。
35.A【解析】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题干体现了幼儿能力类型的差异,教师要注意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不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幼儿。同时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得到较大的发展。
36.D【解析】在幼儿期,幼儿的多种能力显现与发展。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
37.B【解析】布卢姆以17岁为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假定其智力为100%,得出了各年龄阶段幼儿智力发展的百分比:1岁,20%;4岁,50%;8岁,80%;13岁,92%;17岁,100%。
38.D【解析】本题考查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当有机体内部处于缺乏或不平衡状态时力求得到满足的心理倾向。
39.A【解析】幼儿需要的发展遵循着一个规律,即年龄越小,生理需要越占主导地位。幼儿期儿童的社会性需要逐渐增强。同时,需要的发展已经出现明显的个性特点,如开始出现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40.B【解析】重视社会性教育这一主题,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41.B【解析】社会性发展是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幼儿发展的三大方面。
42.A【解析】亲子关系主要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除了亲生父母子女之外,也包括无血缘关系的养子女、继子女,以及过继等关系。
43.A【解析】这种孩子可能属于回避型依恋类型。母亲是否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儿童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母亲回来了,儿童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
44.A【解析】亲子关系通常被分成三种类型,即民主型、专制型及放任型。
45.D【解析】放任型亲子关系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充满爱与期望,但是却忘记了孩子社会化的任务,他们很少对孩子提出什么要求或施加任何控制,容易使孩子产生“清高孤傲,自命不凡”的品质。
46.A【解析】民主型亲子关系的特点如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积极支持子女的爱好、兴趣;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而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性的训练与积极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结合。
47.A【解析】幼儿的社会范围小,社会性交往大多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48.D【解析】被忽视型幼儿的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其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玩而感到难过与不安。
49.D【解析】5岁的孩子开始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
50.B【解析】应该从幼儿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幼儿教育,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是有利的。
51.A【解析】社会性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幼儿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人际交往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52.D【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53.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54.B【解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包括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和移情。其中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55.B【解析】主观地希望被认可,是自尊心发展的表现;而自信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
56.C【解析】1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工具性攻击行为。两岁左右幼儿之间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冲突,如打、推、咬等。从频率上看,4岁之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数量逐渐增多,到4岁最多,之后数量就逐渐减少。
57.D【解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挫折是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自己的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58.B【解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包括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和挫折等,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59.A【解析】对攻击型儿童来讲,惩罚会加重其攻击行为,因此惩罚对于攻击型儿童来说不是有效的手段。
60.C【解析】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子女家庭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这是因为不同的遗传、家庭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4)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也离不开生物因素。
(5)功能性。个性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2.【参考答案】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个性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遗传因素对个性的作用程度因个性特征的不同而异。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对个性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个性特征的形成,不同教养方式对个性差异构成的影响不同。
(3)学校教育因素。学校生活的体验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校风影响个性的形成;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个性特征,使其成员的个性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
(5)早期童年经验。个性发展也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个性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个性;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个性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3.【参考答案】
(1)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儿童由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到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自我意识的最初级形式,即自我感觉阶段。
(2)自我认识的发展(1~2岁)。孩子会叫妈妈,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个月以后已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3)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自我意识的真正出现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相联系的。掌握代名词“我”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标志。儿童能准确使用“我”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时,这标志着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
(4)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在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的基础上,逐渐开始了简单地对自己的评价。进入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评价逐渐发展起来,同时,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已开始发展。
4.【参考答案】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幼儿初期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如“老师说我是好孩子”。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2)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即使自己不如别人,也往往说自己好。
(3)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幼儿的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深刻,这与幼儿认识水平低有关。
(4)从片面性的评价到较全面性的评价。
(5)从过高评价自己到谦虚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有的幼儿还表现出谦虚。
上述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变化趋势表明了幼儿自我意识水平和个性品质的提高。
5.【参考答案】
(1)幼儿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儿童身上,早期的气质特征会一直保持稳定不变。
(2)幼儿气质具有一定可变性。幼儿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可以改变原来的气质类型。幼儿气质发展中存在“掩蔽现象”。
(3)幼儿气质具有个体差异。婴儿出生后就表现出气质的个体差异。到幼儿期,儿童已经比较明显地出现不同的气质类型。
(4)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幼儿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
父母亲对待不同类型的幼儿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
6.【参考答案】
对不同气质特点的幼儿,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性格,同时,防止不良品质的产生。
(1)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2)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3)对黏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4)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7.【参考答案】
(1)活泼好动。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学前儿童最明显的性格特征之一。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幼儿都有此共性。
(2)喜欢交往。学前儿童在行为方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喜欢和同龄或年龄相近的小朋友交往。大多数孩子可以不经他人特别介绍,彼此自然而然地熟悉起来。
(3)好奇好问。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要表现在探索行为和好奇好问两方面。
(4)模仿性强。模仿性强是幼儿期的典型特点,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幼儿模仿的对象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其他幼儿。
(5)易冲动。幼儿性格在情绪方面的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制力差。
8.【参考答案】
幼儿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包括先天素质,也包括教育和实践活动等后天因素。成人在培养幼儿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评定幼儿能力发展水平。
(2)指导学前儿童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3)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
(4)组织幼儿参加各种活动。
(5)培养坚强意志,鼓励勤奋努力。
(6)对能力异常的幼儿采取特殊的教育方法。
(7)成人应积极参与幼儿能力的培养。
9.【参考答案】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有研究认为,最佳依恋的发展需要在“母性敏感期”孩子与母亲的接触。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研究表明,孩子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会造成孩子的“分离焦虑”,从而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
(3)父母亲与孩子间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同时,父母在和孩子接触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感染到孩子。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及时做出反应。父母要注意孩子的行为(如找人、哭闹等),并给予一定的关心。
10.【参考答案】
(1)同伴交往是幼儿积极情感的重要后盾。
(2)同伴交往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3)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4)同伴交往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及策略的获得。
(5)在同伴交往中,同伴的反馈有助于幼儿的社会行为向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
11.【参考答案】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电视媒介的影响。社会宏观环境的影响要通过幼儿具体的生活环境来起作用。
(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①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主要因素。
②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同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移情。移情是指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的内在因素。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还是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
12.【参考答案】
(1)幼儿的生理特征。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体征、体质、气质等),对攻击性行为的表现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生理因素只是影响因素的次要部分。
(2)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些父母总是挫伤孩子的情感需要,也树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榜样。当他们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无法忍受时,就会惩罚孩子,这就向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
(3)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里的攻击型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
(4)强化。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
(5)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东东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识的发展。东东在经过说服后,明白了道理,这是他对自己行动的意识和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意识。
(2)自我评价的发展。东东没有得到小红花,则不肯回家。后来每天都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当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时,东东高兴极了,表明他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对他的评价。
(3)自我调节的发展。东东从第二天起,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表明他不但能够根据成人的指示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有自己的独立性,力求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改变周围环境。
2.【参考答案】
(1)根据强强的上述行为表现,我认为他基本上属于胆汁质类型。
胆汁质类型的人坦率热情,精力旺盛,思维灵活,行动敏捷,勇敢果断,朴实真诚,生气勃勃;但这种人性情暴躁,行事鲁莽,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办事不考虑后果。强强表现为精力旺盛,性格刚强,易感情用事,符合胆汁质的表现。
(2)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幼儿,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发扬其气质中的长处,培养良好性格,同时,防止不良品质的产生。
对胆汁质的孩子: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
对多血质的孩子: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对黏液质的孩子: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
对抑郁质的孩子: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3.【参考答案】
(1)在社会性发展中,康康在同伴交往方面属于问题儿童,属于被排斥型幼儿。
(2)这种儿童一般体质好、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估计过高),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
对这样的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儿童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其次,教师要引导其他儿童发现这些儿童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4.【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的社会态度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活动中。”在幼儿园阶段,帮助幼儿提高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和分享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材料中,李浩然小朋友是个缺乏合作能力、分享意识的孩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被溺爱的独生子女,在家庭这个小集体中是“掌中宝”,所有人都围着他转,形成一种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养成“独占”“独享”的习惯,待到要融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他很自然地表现出家里养成的行为习惯,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体现出缺乏合作能力、分享意识。
(2)老一辈的教育理念的偏差,忽视对幼儿合作能力、分享意识的培养,甚至误导幼儿这方面能力的正常发展。
幼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分享意识:
(1)结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隐藏了很多“合作与分享”的教育契机,幼儿教师要抓住这些教育契机,使主题活动与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意识紧密结合。
(2)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合作与分享意识。比如,组织幼儿为灾区同
胞献爱心活动。
(3)结合社区活动,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多样性。幼儿教师要经常组织一些适合幼儿园孩子参加的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与同伴之外的人群建立合作关系,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多样性。
(4)取得家长支持,共同培养孩子合作与分享意识。利用节假日组织家长、孩子一起进行活动,能够增强家长、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分享成功的喜悦。
5.【参考答案】
(1)造成奇奇性格胆小的原因主要有:
①遗传的作用。人的神经系统类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气质影响着性格特征的外部表现。研究还表明,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性可能影响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缓某些行为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②家庭的影响。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生活氛围和父母的性格对儿童的性格形成有明显的影响。此外,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③幼儿园教育的作用。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④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
(2)教师应该耐心地帮助奇奇,使奇奇从教师的话语中、行为中感受到关爱和信任,这对孩子消除自卑非常重要。
①我们要消除孩子的胆怯,需多鼓励孩子。教师要多给那些胆怯的孩子必要的关怀。
开始,孩子只要有一些进步,都要给予热情和真诚的鼓励,孩子最相信教师的权威,最相信教师的评价。所以,教师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师要经常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帮孩子重建自信,主动叫他回答问题,还要用赞赏、默认的眼光看着他,这样,孩子在教师的不断表扬和反复鼓励下,产生被认可、被接受的感觉,增强了大声讲话的信心,有助于消除讲话时的紧张感,从而克服胆怯。
②用多种方式引导孩子。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如区域活动、娃娃家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可以尽情展露,也利于他讲话、笑闹、蹦跳,无所顾忌。还有利用角色游戏,能让孩子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能扮演的角色,因势利导,避免用枯燥乏味的说教。
③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利于克服胆怯行为。我们不必事事抢在孩子前面,不必把他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他们应负责的范围,逐渐让孩子担负起一定的责任,把责任的接力棒传到孩子的手中,如值日生。
6.【参考答案】
(1)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下:
①任性。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要什么家长就得给什么。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为止,这样的孩子是家里的“小霸王”。
②依赖性强。在家庭中,孩子完全依赖父母,独立性较差。主要表现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差,什么事都等着父母去操办,自己却坐享其成。
③自私。孩子只考虑自己,不顾别人,有好吃的、好玩的只想一个人独占;不懂得体谅父母,也不懂得与其他人分享。
④不合群。不愿意、也不会和小伙伴友好相处。即使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也会因为各种冲突而影响与其继续交往,不能很好地处理同伴关系。
⑤胆小。孩子离开父母或离开家到外面时,不敢自己独立,做事情胆怯,退缩。
(2)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①独生子女所面临的特有情况,即“缺失”,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缺乏儿童玩伴,缺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机会;由于独生子女经历的特殊性,带来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殊性;独生子女父母的高焦虑影响其孩子,而父母的过多关注则影响子女的心理品质。
②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子女家庭中典型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和过分保护。

特别推荐:教师资格高频考点速记 各科题型强化练习 章节考题猜想

网校课程:想快速通关,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赶紧报名吧!点击免费试听>>

交流区(点图快速加群)233网校-教师资格3群(教师群:378498923) 微信号:lxhlxh233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