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16分,第29题16分,第30题20分,共52分)
28.材料一地理环境总会深深地打上人类活动的烙印。石坎梯地是陕南人民在长期的山区坡耕地整治中形成的独有模式,它能够有效保持水土、防治流失,提高农作物产量。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是陕南地区重要的果树品种之一。
材料二下面左图为陕南地区石坎梯地示意图。右图是陕南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问题:
(1)比较右图中甲、乙两地种植柑橘的区位条件。(10分)
(2)说明石坎梯地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6分)
29.材料:
下面是赵老师在讲授“地球上的水”内容前,布置学生开展的“家乡的河流”地理调查活动:
调查内容:
①河流的基本概况:源地、流向、长度、流域的面积和范围、注入的海洋(或湖泊,或消失的地方)、流经的地形区、流域内气候和植被的基本概况。
②河流的补给类型、汛期长短、水位变化及原因、流量和水位变化导致的灾害。
③河流的水质状况:含沙量大小、污染状况。
④河流的开发利用状况:灌溉、航运、养殖、发电及沿岸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利用河水状况等方面的效益。
任务要求:
①预习本章相关知识,并记录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查阅资料,了解有关水圈、水循环和河流补给等知识;准备家乡河流的流域水系图等相关资料。
②学生分组进行野外考察,调查家乡的河流。调查方式主要有实地勘察、走访有关部门、查阅相关资料。安排每个小组完成其中一项调查内容。
③各小组对收集的资料分析整理,写出关于家乡河流的调查报告,其中包括对该河流治理和开发的具体建议。
注意事项:
①调查之前,集思广益,设计调查清单。
②开展河流实地勘察应注意安全,避免掉进河里。
问题:
(1)从上述活动中概括地理调查的基本步骤。(10分)
(2)简述开展地理调查活动的教学意义。(6分)
30.材料:
下面是孙老师在讲授“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的教学片段。
片段一
教师结合“世界森林资源的作用及现状”的图文材料,讲解以下内容。①经济价值:……。
②生态价值:……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环保价值:……被誉为“地球之肺”。
片段二
师:全球的森林正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的年产量报表,并把他们未来的命运与热带雨林的木材公司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他们的担心有没有道理?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点拨总结:有道理。森林被砍伐后,大气中的C0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气温不断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沿海国家会因此失去大量国土,甚至有被淹没的危险。
片段三
师:读“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略),找出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地区。
生:全球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和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
片段四
师: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分组讨论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①热带雨林为当地降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②森林海绵……
问题:
(1)结合教学片段,简述孙老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任举一例加以说明。(8分)
(2)根据上图,设计两个问题供学生小组讨论。(6分)
(3)片段四应补充哪些材料才能在讨论时得出“热带雨林具有全球环境效应”的结论,举一例并说明补充材料的作用。(6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24分)
31.阅读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要求:“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材料二下面为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的部分内容。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黄土高原这种沟道多达100万条,遍及整个高原地区。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因此,对小流域的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还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虽然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率在不断提高,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泥沙产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依靠工程拦蓄。
要求:
(1)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9分)
(2)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应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由)。(15分)
28.【参考答案】
(1)甲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有山地作为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海拔较低,且地处河流附近,热量条件和水源条件较好;位于丘陵缓坡,地势和缓,排水良好,且面积大,有利于种植柑橘;东南部为河谷,地势低,有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降水较多;临近铁路,交通运输便利。
乙地:海拔高,光照条件较好,但气温较低,不适宜柑橘的生长;此处海拔高于周边地区,不利于发育河流,水源也是柑橘种植的一个限制性因素。
(2)有效整治了坡耕地,使地表局部坡度变缓,利于耕作;利用石坎可有效拦截雨水和泥土,局部和缓的耕地可滞缓水流,增加下渗,增加土壤水分;保持了水土,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农业产量和效益。
29.【参考答案】
(1)基本步骤:
①明确调查选题:确定地理调查的对象和研究课题,针对课题查看相关资料、确定调查内容等。例如,材料中布置学生开展“家乡的河流”地理调查活动。
②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般包括调查地点、对象、时间等项目。例如,材料中调查河流的基本概况、补给类型、水质状况、开发利用状况等。
③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调查过程中需要的图文资料、影像资料、统计资料和指南针、通信工具、文具、专用仪器等工具。为了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还需要进行小组分工,确定联系方法、组织纪律、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等工作。例如,材料中提到了预习、准备工作。
④设计调查清单:调查清单包含调查步骤、分组安排、调查任务等内容。例如,材料中提到了设计调查清单。
⑤制定调查预案:任何活动尤其是野外调查一定要设置预案,保证任务的完成以及人身的安全。
⑥进行调查:按照既定计划,实施野外调查。
⑦整理材料,书写报告:对调查所得的材料要及时加以整理分析;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围绕课题,实事求是地写成调查报告。
(2)教学意义:
①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地理调查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可以丰富学生的地理表象和地理感性认识,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
②有益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扩展和地理技能的发展。
地理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接触地理事物和现象,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开阔地理视野、拓展知识领域、提升地理技能。
③有益于学生掌握地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对周围的地理环境进行观察和研究,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也能够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同时地理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强,对地理仪器的操作等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等。
④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地理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团结协作、解决问题及克服困难等方面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激发其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其形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利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30.【参考答案】
(1)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地图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等。
例如,教学片段三中运用了地图法:孙老师让学生通过读“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示意图”,找出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读图后,总结了世界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2)①热带雨林在当地的水循环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②热带雨林如果被破坏,会对当地的水循环产生什么影响?对自然环境产生什么危害?
(3)片段四应该补充有关热带雨林被破坏之前与被破坏之后当地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环境状况的资料。
作用:片段四的资料只能显示出热带雨林在当地水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反映出其对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影响,尤其是热带雨林的存在与否对环境的影响。所以,只有展示热带雨林被破坏前后周边乃至全球环境的状况,才能体现出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同时完整的材料也便于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探究。
四、教学设计题
31.【参考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小流域的概念,能说出小流域中水土流失的过程、治理措施和治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学会从资料、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地观,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过程要点:
一、导入
设置疑问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小流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提问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的治理有什么不同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应该怎么治理,引发学生思考,导人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新课教学
1.小流域的概念
【教师】提问:什么是小流域?
【学生】结合教材,找出小流域的概念。
【教师】结合黄土高原的案例,明确小流域的概念。
2.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
【活动】教师展示黄土高原小流域水土流失过程的视频,并提问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观看视频资料,分组交流讨论,总结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总结小流域的水土流失过程,说明从泥沙的产生到输水输沙均在小流域内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并讨论总结,学生能够提升提取和总结地理信息的能力。
3.小流域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措施
【活动】教师展示黄河小流域综合防治的案例材料,提问:
(1)小流域各个部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2)小流域治理措施的原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共同总结】结合案例总结出治理措施和原则: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以生物措施
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
林、牧业生产体系。
【设计意图】案例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提升自主归纳、交流合作的能力。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
【拓展延伸】教师展示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后的效果图,提问:
(1)小流域治理后有什么效果?
(2)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相互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意义:对小流域自然条件的改造和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不仅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还可以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推动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三、小结与作业
【小结】通过提问的方式,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课后搜集资料,找出一个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案例,总结治理措施。
【设计意图】课后搜集资料能够提升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课后的案例分析可促使学生进行地理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与运用。
微信扫码下面二维码进入教师资格微信学习群。
考试题库>>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试题免费刷
备考资料>>教师资格证各科思维导图下载
零基础如何备考?233网校零基础取证班购课即送教材,5大基础班级教学,给您备考指路,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