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教师资格证>中学模拟试题>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

2015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预测押密试卷及答案(四)

来源:233网校 2015年3月10日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
2.D【解析】为了确保学生的持久发展,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
3.D【解析】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4.D【解析】教育思想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教育无目的论、社会本位论(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神学本位论(一些教育思想家从宗教的角度或从信仰出发论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个人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题中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
5.D【解析】关键期不同于其他时期,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6.A【解析】略。
7.A【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8.D【解析】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9.B【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它是品德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基本方法。
10.D【解析】复述是使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 1.D【解析】布鲁纳认为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12.B【解析】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为追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
13.A【解析】形式训练迁移学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理论。
14.A【解析】位置记忆法是一种传统的记忆法。
15.A【解析】道德感是人依据一定的道德需要和规范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16.D【解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由知识传授的角色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的发展。
17.A【解析】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教学具有教育性。思想品德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故正确答案是A。
18.B【解析】“Gestalt”的意思是整体或完整的图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
19.D【解析】现代学生观倡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0.C【解析】题干是对常规思维概念的考查。
21.D【解析】考查的是复式教学的定义。
二、辨析题
22.正确。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3.错误。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但是教学不同于智育,二者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方面,教学也是德育、美育、体育的途径;另一方面,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校外活动等才能全面实现。
24.正确。儿童强迫行为是儿童情绪障碍的一种表现,在正常儿童的发育过程中也可看到。
25.错误。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其提出者是贾德等人。
三、简答题
26.【答案要点】(1)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27.【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8.【答案要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是一个人从不成熟到基本成熟、从不定型到基本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特别旺盛的时期。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还处在变化之中,有极大的可塑性。
29.【答案要点】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这一实例说明教师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同时还要有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这位班主任老师有良好的愿望并有较强的责任感,但是,他没有意识到学生学习成绩出现差距,甚至是较大的差距,其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它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教育理论已告诉我们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虽然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因素是具有主导作用的因素,但是切不可无视生物因素中起至关重要的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作用。因此,面对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尽管付出很大代价,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这就很可能是由于遗传素质或先天的,遗传因素的原因造成的,强求这类学生也达不到和其他优等生的一样水平,这不仅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且搞不好还会给这些学生造成心理负担甚至心理障碍。使这些学生本来经过适当的教育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可能性受到不应有的干扰,甚至是负效应。因为这种认识和做法违背了教育科学,忽视了遗传素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过于强调教育的单一作用。这就如同体育老师要求全班学生100米跑的速度都能达到全校冠军水平一样,有的学生再刻苦训练也是难以实现的,如果说有进步的话,也是在自己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由于每个学生的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个别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切不可有不分什么情况,强求一律的做法。
31.【答案要点】(1)强迫症。
(2)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有人认为,强迫观念与强迫动作是我们无意识地防止具有威胁性的冲动进入意识的一种替代方式。根据小丽的表现等可以推断她可能患了强迫症。

试题推荐:4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卷 6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上机仿真题

教师资格证VIP班:怎样让备考才万无一失?233网校教师资格讲师带你告别盲目备考,轻松掌握考点!零基础VIP班,不过免费重学!点击免费试听>>

学习交流平台:新浪微博 | 微信:jiaoshi_233 | QQ群 加入我们,分享学习乐趣!

相关阅读

ʦʸ֤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