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药理学》辅导:药物代谢动力学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25日

3.影响房室模型判断的因素:
*用药途径:如茶碱口服为一室;静注为二室
*药物吸收速率:如药物分布迅速,则口服后吸收过程中即包含分布过程,无分布相可见
*采血总时程:间隔时间不当可遗漏房室
*采血点的数量和分布
*分析方法的敏感性
二室模型计算公式:C=Ae-a t+Beb t
C: t 时血浆药物浓度;a: 分布速率常数;b: 消除速率常数;B b相外延至纵轴的截距;A 实测浓度和b相各相应 t 时浓度之差形成的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e: 自然对数之底=2.718
四、药物消除动力学


图2-6 体内药物浓度因不断消除而随时间不断变化,dC/dt = - kCn



分类:一级消除动力学 (first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 n = 1 dC/dt = - kC
转运(消除)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
零级消除动力学 (zero order elimination kinetics): n = 0 dC/dt = k
药物达一定浓度,机体消除能力达最大后的消除动力学;因消除能力饱和,单位时间消除药量不变,消除速度不再与药物浓度有关
五、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1. 概念:
① 一次给药: 峰浓度(Cmax):一次给药后的最高浓度,此时吸收和消除达平衡。
达峰时间(Tmax):给药后达峰浓度的时间,多为2(1-3)hrs。
曲线下面积(AUC): 药-时曲线下所覆盖的面积,其单位为:ng×h/mL ,反映药物体内总量。
② 多次给药: 稳态血药浓度 (steady-state concentration):按照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的药物,其体内药物总量随着不断给药而逐步增多,直至从体内消除的药物量和进入体内的药物量相等时,体内药物总量不再增加而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图2-7、8 药-时曲线相关概念示意图



六、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1.消除半衰期(half-life, T1/2):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
一级消除动力学 T1/2 = 0.693/k,T1/2与浓度无关,为恒定值。
零级消除动力学 T1/2 = 0.5 ′ C0/k
2.清除率 (clearance):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反映肝肾功能.单位:L/h或ml/min CL=CL肾脏+CL肝脏+CL其它;计算公式: CL = D/AUC
3.表观分布容积 (volume of distribution):体内药物总量和血浆药物浓度之比,Vd=D/C,Vd非体内生理空间.其意义是: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范围,计算用药剂量:Vd=D/C。
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药物到达全身血循环内的相对量和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F = (AUC血管外/AUC血管内) × 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F = (AUC受试制剂 ¤ AUC标准制剂) × 100%
七、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
1.靶浓度(target concentration)
2.维持量(maintenance dose)
3.负荷量(loading dose):首次剂量加大,然后再给予维持剂量,使稳态治疗浓度提前产生。
4.个体化治疗(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