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药理作用:
1. 抗炎作用:
非特异性,强,各种原因所致类症反应均有效。
1) 早期:抑制渗出,缓解症状,改善全身状况。
2) 后期:抑制毛细管和成纤维C增生。
延缓肉茅组织的形成,减轻后遗症。抑制炎症体征的同时,也降低机体防御功能。
2.机理:
1) 抑制炎症细胞功能:
① 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和游走
② 抑制炎症相关细胞因子(TNE)表达及生物效应;
③ 抑制粘附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的游走和聚集;
④ 促进炎症细胞的凋亡。
2) 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和释放:
诱导产生脂皮素(为抑制性蛋白) ——抑制磷酯酶A2活性→↓ 花生四烯酸生成→↓PG、白三烯类炎性介质合成。同时还可抑制磷酯酶A2、环氧酶-2和诱生型NO合酶的表达—↓ 相关介质的产生。
3) 抑制炎症效应:
① 稳定溶酶体膜—↓释放;
②↑血管对儿茶酚的敏感性—↑张力↓通透性;
③ 抑制NOS活性,NO生成↓; 作用复杂,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血管通透性;
2) 稳定溶酶体膜;
3) 炎症过程中的酶系统;
4) N、单核C、巨噬C的聚集;
5) 磷酯酶A2的活性;
6) 阻塞膜孔;
7) DNA合成;
8)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
9) 诱导ACE降解缓激肽;
10) NOS活性,NO生成↓;
2. 抗免疫作用:
作用于免疫过程中多个环节; 小剂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
特点:① 抑制巨噬细胞处理,吞噬抗原;
② 抑制免疫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③ 破坏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并使淋巴细胞移行至
血管外、血液中LC↓
3. 抗休克作用: 为炎症的一种全身性表现。 机理:① ↑心血管对儿茶酚的敏感性; ↑心肌收缩力 ↓血管对某些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改善微循环;
② 稳定溶酶体膜,↓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③↑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不能中和毒素; ↓内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五、其他功能系统的作用
1. 血液系统
RBC Hb↑ ↑pt和纤维蛋白原 N↑(但功能↓) L↓、M、E↓
2. 心血管系统: 儿茶酚、ATⅡ敏感性↑ AS
3. 神经系统 C、N、C兴奋性↑:产生焦虑、抑郁、躁狂等不同表现的精神 症状,↓致癫痫阈值,诱导发作。
4. 消化系统:
↑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诱发或加重溃疡
5. 骨骼、肌肉系统: 抑制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数量、且功能↑;
↓Ca2+的吸收,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分解; 抑制儿童骨生长,成人骨质疏松。
6. 生长发育: 生长迟缓,多方面因素。
六、药代动力学特点: P、O注射均有效,80%与皮质激素转运球蛋白结合,10%与白蛋 白结合。 P、O作用可维持8-12小时。 肝、肾功能↓时、游离↑,易致不良反应。 肝代、肾排 可的松和泼尼松需在肝内转化为氢-考和泼尼松龙后才能发挥作 用,严重肝病时只宜用经转化后的如氢-考或源尼松龙。 与酶诱导剂合用时需加大GCS用量。 根据半衰期长短不同可以分四类:
七、临床应用(适应症):
1. 替代疗法: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次全术后等。 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艾迪生病)Addicson’s
2. 严重急性感染: 严重感染伴有明显毒血症状者,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 炎,重症伤寒,败血症、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等。 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后用激素。 一般病毒感染不用,如带状疱疹。 但对严重肝炎、乙脑、流行性腮腺炎、重症麻疹等, 为了缓解症状,可考虑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