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沉淀溶解损失不3、 超过0.2mg 不4、 影响。
(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沉淀剂,则构晶离子(与沉淀组分相同的离子)浓度增大,使沉淀的溶解度降低的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加入沉淀剂一般过量,易挥发过量50-100%,不挥发过量20-30% 。
(2)盐效应:由于强电解质的存在而引起沉淀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盐效应。
(3)酸效应:溶液的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酸效应。 对弱酸盐影响较大。
(4)络合反应:进行沉淀反应时,若溶液中存在有能与构晶离子生成可溶性络合物的络合剂时,则会使沉淀溶解度增大,甚至不产生沉淀,这种现象称络合效应。
5、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共沉淀:产生原因有表面吸附(主要)、形成混晶、包埋或吸留(不能清洗除去,重结晶陈化)
(2)后沉淀:放置过程中沉淀吸出。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利用酸和碱在水中以质子转移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1) 强酸滴定强碱: 如NaOH滴定HCl
一般浓度以0.1000mol /l ,突跃范围4.3-9.7,指示剂 :酚酞、甲基红、甲基橙
(二)强碱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突跃范围PH 7.74-9.7 ,计量点PH8.72 。选碱性范围指示剂酚酞、百里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剂甲基红,甲基橙。
(三)强酸滴定弱碱:HCl 滴定NH .H O ,PH6.24-4.3 ,计量点PH5.28 ,选甲基红、溴甲酚绿 。
(四)强碱滴定多元酸:两个计量点,用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指示剂。
第3节 沉淀滴定法
沉淀反应必须定量、迅速、有指示剂确定终点、吸附现象不妨碍终点。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
银量法:利用AgNO 为标准溶液的沉淀滴定法。按所用指示剂不同分:
1、 铬酸钾法(MoHr法):在中性溶液中,2、 加入K CrO (1ml)作指3、 示剂,4、 用AgNO 标5、 准液滴定 。
滴定条件:指示剂用量适当、酸度不过低过高、剧烈振摇、不宜测定I 和SCN、除去干扰离子。
6、 铁矾指7、 示剂法(Volhard法):用NH SCN为标8、 准溶液,9、 Fe为指10、 示剂,11、 在硝酸酸性液中测定。
滴定条件:被测物Cl时,注意沉淀转化(过滤、加有机溶剂、用高浓度Fe指示)、强酸中
三、吸附指示剂法(Fajans法):用硝酸银标准溶液和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的方法。
第四节 配位(络合)滴定法
EDTA(二乙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点:几乎全部、1:1关系、可在水中滴定、大多无色
影响络合反应平衡因素:酸度增高,MY稳定性降低;其他络合剂存在时也降低MY稳定性。
第5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涉及电子转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获得电子的物质称氧化剂(电位高),失去电子的物质称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完全用平衡常数K,K值越大,反应进行越完全,不说明反应速度 。
指示剂三类:自身指示剂、特殊指示剂和氧化还原指示剂。
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一)、碘量法:1、直接碘量法:终点:过量一滴I与淀粉(KI液)生成蓝色吸附物。碘本身淡黄色。
条件:只能在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避免曝光和放置时间长(氧化)。
2、间接碘量法:只能在弱酸性、中性、弱碱性进行,增大KI量。
(二)、溴量法:主要测定芳香胺类和酚类有机药物。苯环上有羟基和氨基,邻位和对位氢易溴代反应。
一般用定量的溴酸钾与过量的溴化钾产生新生态的溴来代替。提高温度加快反应。
(三)、铈量法:用邻二氮菲亚铁作指示剂 优点:Ce (SO ) ,稳定,长时、曝光、加热不引起浓度变化 、在HCl下测定、大部分有机物不作用,特别适合糖浆剂、片剂等制剂测定。
(四)、高锰酸钾法:自身指示剂 条件:强酸中进行(氧化能力强)、用H SO 调节酸度(无氧化还原性)
(五)、高碘酸钾法:
(六)、亚硝酸钠法:在盐酸下与芳伯胺或芳仲胺化合物起重氮化反应。
条件:温度不宜过高(防HNO 分解),强酸,滴定不宜过快。
第六节 非水滴定法
碱量法:以冰醋酸(或其他溶剂)为溶剂,高氯酸作滴定液、结晶紫为指示剂测定弱碱性物质及盐类。
酸量法:以甲醇钠为滴定液、麝香草酚蓝作指示剂,乙二胺等为溶剂滴定弱酸性物质及盐类。
原理:1、溶剂的酸碱性:弱酸性物质溶于碱性溶剂时,可增强物质的相对酸度。
2、溶剂的离解性:溶剂的自身离解常数越大,突跃范围越大,终点越敏锐。
3、溶剂的极性:溶剂在极性强的溶剂中,介电常数大,易离解,酸(碱)强度大。
4、拉平效应与区分效应:水(拉平)、冰醋酸(区分)。
碱的测定:高氯酸的冰醋酸溶液为滴定剂,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质。测定碱性基团的药物:
胺类、氨基酸类、含氮杂环、有机碱的盐、弱酸盐。生物碱、咖啡因、盐酸麻黄碱、扑尔敏。
酸的滴定:羧酸类:苯甲酸 酚类、苯酚:磺酰胺类、磺胺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