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东汉末期 (公元二世纪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本书载药 365 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的总结。根据各种药物的效果将其分为上中下三品,共记载病名170余种,包括内、外、妇、儿各科。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的基本理论。
《神农本草经集注》
魏晋南北朝时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神农本草经集注》,对《神农本草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载药达七百三十种。又创用药物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新修本草》
隋唐时期本草代表作,唐代显庆四年(公元 659 年), 李励、苏敬等人主持编写了《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全书卷帙浩博,收载中国和外国输入药物达 844 种。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开创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先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宋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书于1108年,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图文并茂,方药并收,资料翔实,医药结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本草纲目》
明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李时珍,成书于1578年,李时珍对古代本草学作了全面整理、总结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间药和外来药,写成了伟大的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该书52卷,附方11000余首,载药 1892 种。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16纲、60类。这种科学的分类法,是中古本草学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本书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将本草学发展提高到一个 空前高度,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
清代本草学代表作,作者赵学敏,成书于1765,对民间草药作了广泛搜集和整理, 于载药 921 种, 新增药物达716 种之多。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籍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 值。
《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学代表作,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已于1999年出 版,收载药物8980种,插图8534幅,引用文献1万余种,计约2800万字。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二千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 展水平。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要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须从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质、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的益害性等进行认识。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 医理论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调的结果。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 正,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状态。药物针对病情,发挥治疗作用,是由于药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药 物的偏性,以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中药的作用包括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第一节 四 气
一、含义
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二、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
三、所示效用
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一般来讲,凡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作用的药物,性属寒凉,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凡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作用的药物,性属温热,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五、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六、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
寒证 热药;热证 寒药
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大寒证(亡阳证) 大热药(附子、肉桂)
微寒证 (脾胃虚寒证) 温性药(煨姜)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
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