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专业知识一学习笔记

《中药学》辅导: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来源:233网校 2006年8月11日
1.用量的含义
中药的用药剂量:
用量的含义:用量,称为剂量,一般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也有的是指在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用量是否得当,是能否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主要依据所用药物的性质、临床应用的需要以及病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中药的具体用量。
2.确定用量的依据 
确定用量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即药物方面、应用方面与患者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一、药物方面
药材质量:药材品质优良者药力充足,许多“道地药材” 如川黄连、广木香、东北细辛、云南三七等,用量勿须过大;品质次者药力往往不足,用量可加大一些。如果是伪品,加大剂量不仅无效,可能还有害。
药材质地:一般来说,质地较轻的花、叶类药材如番泻叶、月季花等,用量宜轻(无毒类药材一般用量为3~l0g); 质地较重的金石、贝壳类药材如石膏、石决明等,用量宜重(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10~30g);鲜品药材,如鲜地黄、鲜石斛等一般用量也较大(无毒药材一般用量为30~60g)。
药物性味:药性较弱、作用温和、药味较淡的药如茯苓、白茅根等,用量可稍重,药性较强,作用强烈,药味较浓的药如干姜、肉桂等,用量则宜轻。
有毒无毒:无毒药用量变化幅度可稍大,有毒药应将剂量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应用方面
方药配伍:一般无毒药物单味应用时,用量可较大,入复方应用时,用量可减少。同一药在复方中作主药时,一般较之作辅药时用量较重。
剂型:多数药物作汤剂时,因其有效成分多不能完全溶解,特别是一些非水溶性成分含量较高的药材,故用量一般较之作丸、散剂时的服用量为重。
用药目的:临床用药时,由于用药目的不同,同一药物的用量可不同。如厚朴在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中的用就不一样,前者用15g,后者用6g,又如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再如洋金花,如用以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g,每日量不超过1.5g,但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g。即使是利用药物的同一功效,也可能因为用药目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剂量。如泻下药牵牛子,同是用以泻下,用以通便导滞,用量宜轻,若用以峻下逐水,则用量宜重。
三、患者方面
年龄大小:由于小儿身体发育尚未健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均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猛,容易损伤正气的药物,用量应低于青壮年的用药量,即使是使用补益药亦应如此。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但对有毒的药物应按体重计算。
性别:对于一般药物,男女用量区别不大,但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用活血祛瘀通经药用量一般不宜过大。
体质强弱:体质强壮者用量可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宜轻,即使是用补益药,也宜从小剂量开始,以免虚不受补。
病程长短:一般来说,新病患者正气损伤较小,用量可稍重,久病多虚,用量宜轻。
病势轻重:一般来说,病急病重者用量宜重,如急腹症患者,一日可以2~3剂;病缓病轻者用量宜轻,如许多慢性病只能缓缓取效,不能急于求成。如病重药轻,药不能控制病势,若病轻药重,药物也会损伤正气。
在确定药物剂量时,除应注意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到季节、气候及居处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3、有毒药、峻猛药及某些名贵药的用量:
马钱子:内服剂量,0.3-0.9g。
樟脑:内服剂量,0.1-0.2g。
蜂房:内服剂量,1.5-3g。(散剂)
蟾酥:内服剂量,0.015-0.03g。
轻粉:内服剂量,0.1-0.2g。
砒石:内服剂量,0.002-0.004g。
雄黄:内服剂量,0.3-0.9g。
硫黄:内服剂量,1-3g。
胆矾:内服剂量,0.3-0.6g。
瓜蒂:内服剂量,0.3-1g。
甘遂:内服剂量,0.5-1g。
大戟:内服剂量,0.5-1g。(散剂)
芫花:内服剂量,0.3-0.6g。
巴豆:内服剂量,0.1-0.3g。
牵牛子:内服剂量,1.5-3g。(散剂)
乌头:内服剂量,1-2g。
麝香:内服剂量,0.06-0.1g。
牛黄:内服剂量,0.2-0.5g。
珍珠:内服剂量,0.3-1g。
相关阅读

ִҵҩʦѧϰ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