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表药的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范围:
解表药的性能特点:解表药味辛质轻,以入肺与膀胱二经为主,具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主要作用,因辛能发散,质轻轻扬升浮,肺合皮毛,膀胱主一身之表。故解表药善走肌表,有透发毛窍、发汗解表的作用,使表邪由汗而解。
解表药的功效、适应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故主要适应范围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
(2)部分解表药通过发汗宣肺可利尿退肿,可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者。
(3)部分解表药能够开宣肺气,而兼有止咳平喘作用,可用于表邪犯肺,肺气不宣的喘咳。
(4)部分解表药通过发表能够透疹,可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者。
(5)部分解表药有祛除风寒湿邪而有行痹止痛之功,可用于风湿痹证,肢节疼痛者。
(6)部分药物散风解表,兼有消疮之功,可用于疮疡初起兼有表证者。
2、解表药的配伍方法:因解表药药性有温、凉的区别,所治的表证也有风寒、风热的不同,外感风寒者,首先应选择发散风寒药;外感风热者,选发散风热药。若兼感暑湿者,应配伍祛暑化湿药;若兼有燥邪者,则应与润燥药同用。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者,应与补益药同用,以扶正祛邪。如素体气虚,外感表邪者,解表药应与补气药同用,以益气解表;素体血虚或失血之后,复感表邪,解表药应与补血药同用,以养血解表;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者,宜发散风寒药与助阳药并用,以助阳解表;素体阴虚、感受外邪者,则应当解表药与滋阴药同用,以滋阴解表;此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除选用发散风热药物外,还应与清热解毒药配伍。
3、解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解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发汗作用较强的解表药时,应控制用量,做到中病即止,若使用过量而发汗太多,则容易耗伤阳气,损及津液,甚者导致亡阴或亡阳。
(2)汗为津液,血汗同源,因而对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均当忌用或慎用,以免更加耗伤阴血津液。
(3)使用解表药还应注意因时、因地制宜,如春夏季节、南方炎热地区,腠理疏松,容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天,北方严寒地区,腠理致密.不易出汗,解表药用量宜重一些。
(4)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所含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若作为汤剂使用则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辛温解表药
要点
1、麻黄、桂枝、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的性能、功效与应用: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主入肺、膀胱经。本品辛开苦泄,性温散寒,为辛温解表之峻品。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重点在于开宣肺气,外以开凑理、透毛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主治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内以宣肺气而平喘。适用于肺气壅遏不宣的咳嗽气喘,并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为宣肺利水消肿之要药,对水肿、小便不利兼有表证的风水证(即风水水肿)较为适用。
桂枝:味辛、甘,性温。主归心、肺、膀胱经。本品辛温发散,甘温助阳,
可行里达表,能温通一身之阳气,有流畅血脉之功。功能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作用重点在于温通阳气,向上向外,通阳扶卫,发汗解肌而散风寒,用治外感风寒,无论有汗无汗的表虚、表实证,均可适用。本品入里能温通胸阳而治胸痹,用治胸阳不振、心脉瘀阻、胸痹心痛;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治血寒瘀阻、经闭腹痛,以及风寒湿痹、肩臂疼痛,尤其善治寒痛、冷痛,能温中散寒,以治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本品又可温通脾阳、肾阳以助阳化气,化气行水,以消除水湿痰饮,常用治痰饮、蓄水证;本品还能温心阳、通血脉、止悸动。用于心阳不振不能宣通血脉而见心动悸、脉结代者。
紫苏:味辛性温,主归肺、脾经。功能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兼能安胎、解鱼蟹毒。本品外能发汗解表,内能行气宽中,其发汗之力不如麻黄、桂枝,适用于风寒感冒的轻症,咳嗽痰多,但对风寒感冒兼气滞胸闷者尤为适宜。因其内能行气宽中又常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的患者。也常取其行气安胎之功,用于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者。此外,还可用于鱼蟹中毒、腹痛吐泻。(苏叶、苏梗功用相似,但苏叶偏于发散风寒,而苏梗则偏于宽胸利膈,顺气安胎。)
荆芥:味辛、性微温,主归肺、肝经。本品辛而不烈,微温不燥,药性平和,长于发表散风。功能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本品既散风寒,又疏风热,故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目赤等症均为常用之品。而且荆芥又能散血中之风热,透邪外出能透疹消疮,可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