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一)掌握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要素;掌握财务控制的方法及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二)掌握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含义、类型、特点及考核指标
(三)掌握标准成本控制的含义、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四)熟悉内部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五)熟悉内部结算价格、结算方式和责任成本的内部结转
(六)熟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的编制方法和业绩考核的要求
(七)了解财务控制的意义与特征,了解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种类与方法
(八)了解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质量成本控制程序;了解ERP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
[考试内容]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基本要素
(一)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或者由企业章程规定的经理、厂长办公会等类似的决策、治理机构,以下简称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完整;(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二)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组织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制、反舞弊机制等内容。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3.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控制措施结合企业具体业务和事项的特点与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与沟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机制及在企业内部和与企业外部有关方面的沟通机制等。
5.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监督检查主要包括对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持续性监督检查,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以及提交相应的检查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等。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原则
现代企业在建立和设计内部控制框架时必须遵循和依据的客观规律和基本法则,称为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1)合法性原则;(2)全面性原则;(3)重要性原则;(4)有效性原则;(5)制衡性原则;(6)合理性原则;(7)适应性原则;(8)成本效益原则。
三、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
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
1.职责分工控制,要求根据企业目标和职能任务,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职能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便于考核、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企业在确定职责分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不相容职务通常包括: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
2.授权控制,要求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办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业务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3.审核批准控制,要求企业各部门、各岗位按照规定的授权和程序,对相关经济业务和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有关资料的完整性进行复核与审查,通过签署意见并签字或者盖章,作出批准、不予批准或者其他处理的决定。
4.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明确预算项目,建立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采取改进措施,确保预算的执行。
5.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和处置,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财产保险等措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完整。
6.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规范会计政策的选用标准和审批程序,建立、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确保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准确、完整。
7.内部报告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报告制度,明确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处理程序,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内部报告方式通常包括:例行报告、实时报告、专题报告、综合报告等。
8.经济活动分析控制,要求企业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利用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应对措施。
9.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10.信息技术控制,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
第二节 财务控制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基本原则与种类
(一)财务控制的特征
财务控制,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方法,确保企业及其内部机构和人员全面落实和实现财务预算的过程。
财务控制的特征有:以价值形式为控制手段;以不同岗位、部门和层次的不同经济业务为综合控制对象;以控制日常现金流量为主要内容。
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内部控制在资金和价值方面的体现。
(二)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
财务控制的基本原则包括:(1)目的性原则;(2)充分性原则;(3)及时性原则;(4)认同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6)客观性原则;(7)灵活性原则;(8)适应性原则;(9)协调性原则;(10)简明性原则。
(三)财务控制的种类
1.按照财务控制的内容,可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类。
2.按照财务控制的功能,可分为预防性控制、侦查性控制、纠正性控制、指导性控制和补偿性控制。
3.按照财务控制的时序,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类。
二、责任中心财务控制
建立责任中心、编制和执行责任预算、考核和监控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是企业实行财务控制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责任中心的特征
责任中心,是指承担一定经济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企业内部单位。
责任中心的特征包括:它是一个责权利相结合的实体;具有承担经济责任的条件;责任和权力皆可控;有一定的经营业务和财务收支活动;便于进行责任会计核算。
责任中心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
(二)责任中心的类型和考核指标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只对成本或费用负责的责任中心。成本中心的应用范围最广,只要有成本费用发生的地方,都可以建立成本中心,从而在企业形成逐级控制、层层负责的成本中心体系。
成本中心只对可控成本承担责任,只对责任成本进行考核和控制。
可控成本具备四个条件:可以预计、可以计量、可以施加影响和可以落实责任。
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包括成本(费用)变动额和成本(费用)变动率两项指标。
成本(费用)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费用)-预算责任成本(费用)
2.利润中心
利润中心,是指既对成本负责又对收入和利润负责的责任中心,它有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收入和生产经营决策权。
(1)利润中心的成本计算。在无法实现共同成本合理分摊或无须共同分摊的情况下,通常只计算可控成本,而不分担不可控成本(即不分摊共同成本);在共同成本能够合理分摊的情况下,不仅应计算可控成本,还应计算不可控成本。
(2)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
当利润中心不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时,其考核指标是边际贡献总额,该指标等于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与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的差额,即:
利润中心边际贡献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
当利润中心计算共同成本或不可控成本,并采取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其考核指标不仅应包括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也应该包括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和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制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3.投资中心
投资中心,是指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效果负责的责任中心。投资中心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投资中心必然是利润中心,但利润中心并不都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而且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除考核利润指标外,投资中心主要考核能集中反映利润与投资额之间关系的指标,包括投资收益率和剩余收益。
(1)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利润与投资额之间的比率,可用于评价和考核由投资中心掌握、使用的全部净资产的盈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2)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是指投资中心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最低投资收益是投资中心的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收益。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资产占用额)×规定的(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报酬率
如果预期指标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时,则剩余收益计算公式应作相应调整,其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 =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
这里所说的预期的最低报酬率或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通常是指企业为保证其生产经营正常、持续进行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报酬水平。
(三)责任预算、责任报告与业绩考核
1.责任预算
责任预算,是指以责任中心为主体,以可控成本、收入、利润和投资等为对象编制的预算。它是企业总预算的补充和具体化。
责任预算指标包括主要责任指标(即各个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和其他责任指标(例如,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出勤率、材料消耗率、职工培训等)。
责任预算编制程序有两种:一是以责任中心为主体,自上而下地将企业总预算在各责任中心之间层层分解;二是各责任中心自行列示各自的预算指标,由下而上、层层汇总,最后由企业专门机构或人员进行汇总和调整。
2.责任报告
责任报告,是指根据责任会计记录编制的反映责任预算实际执行情况,或者揭示责任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差异的内部会计报告。通过编制责任报告,可完成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责任报告是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随着责任中心的层次由低到高,其报告的详略程度也由详细到总括。
3.业绩考核
业绩考核,是指以责任报告为依据,分析、评价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找出差距,查明原因,借以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成果,实施奖罚,促使各责任中心积极纠正行为偏差,完成责任预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