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差异法,是将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为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又称产量差异)和效率差异三部分。
能力差异=(预算产量下的标准工时-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的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的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
见教材352页例【11-15】
十六、财务指标分析
第十二章是重点章,通常从主观题角度把握。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
1.基本的财务指标分析
分别从债权人、经营者、所有者、政府及社会公众的角度进行评价,有哪些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的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每方面能力分析中经常会涉及的重点指标,必须掌握其计算及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2.杜邦分析体系
掌握核心指标及三个因素指标的计算,同时结合因素分析法的差额分析法计算每个因素指标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第十七章与第七章所讲的用销售额比率法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容易结合出题,在结合的基础上测算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主要数据,进而计算有关指标。
主要掌握以下指标:
一、偿债能力指标
(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注意:
1.这些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并不是越大越好,因为这些指标值越大,短期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高,长期资产所占比例相对就降低了,那么就会从整体上降低资产的获利能力。
2.速动比率小于1,只能说明速动资产不能全额偿还流动负债,其余部分的流动负债可以用存货等资产进行偿还。
3.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好,但是该指标太大,说明企业持有过多现金,持有的现金就有较高的机会成本,资产的获利能力就降低了。
4.类型题:题目给出目前的流动比率大于1或者小于1,发生了一项经济业务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资金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怎么变化。
这种类型题业务发生后对指标的分子分母都有影响,增加相同的数额,关键看分子分母哪个基数小,基数小的变动率就大,进而就能判断出指标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该指标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越大,财务风险越大,长期偿债能力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