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管理的意义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
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即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为了组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现金余额。一般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水平。
2.预防动机:即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和其他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企业通常难以对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做出准确的估计和预期。因此,在正常业务活动现金需要量的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是企业在确定必要现金持有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企业为满足预防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3.投机动机:即企业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准备的现金余额。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非盈利性资产。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通过现金管理,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对于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金的成本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一)持有成本
现金的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如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
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是决策无关成本。
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是正比例关系。
(二)转换成本
现金的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
转换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与委托成交金额相关的变动转换成本(如手续费);二是与证券变现次数相关的而与委托成交金额无关的固定转换成本(如证券过户费等)。在证券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前者与证券变现次数无关,属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无关成本;后者与证券变现次数密切相关,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大,证券变现次数越少,固定转换成本越低,因此,固定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关系。
(三)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由于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提示】在确定企业现金持有量时的无关成本有:持有成本中的管理费用、转换成本中的与委托成交金额相关的变动成本。也就是说,在下面介绍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两种模式中,均不考虑上述的两项成本。
排除以上两项后,相关成本为:机会成本、固定转换成本、短缺成本。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式。
(一)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假设:企业持有的现金均为货币形态,没有有价证券。这样,转换成本就是无关成本,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
涉及的成本含义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机会成本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正比例变动
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反向变动
最佳现金持有量:上述两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二)存货模式
1.假设:假设不存在现金短缺。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
【注意】从图上可以看出,由于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变化而反向变化,这种反方向变化的结果导致总成本线为一个“U”型曲线。曲线的最低点即为总成本最低。与这一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2.基本公式
根据前面的结论,当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持有量。因此,令机会成本等于固定性转换成本,就可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基本公式:
其中Q表示最佳现金持有量,T表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表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表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表示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
四、现金回收的管理
现金回收管理的目的是尽快收回现金,加速现金的周转。为此,企业应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控制制度,并且根据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选用适当方法加速账款的收回。
现金回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邮政信箱法和银行业务集中法两种。
1.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法,是西方企业加速现金流转的一种常用方法。企业可以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立分行存款户,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在取得客户支票后立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汇将货款拨给企业所在地银行。该方法缩短了支票邮寄及在企业的停留时间,但成本较高。
2.银行业务集中法。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多个收款中心来加速现金流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企业指定一个主要开户行(通常是总部所在地)为集中银行,并在收款额较集中的若干地区设立若干个收款中心;客户收到账单后直接汇款到当地收款中心,中心收款后立即存入当地银行;当地银行在进行票据交换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地银行。该方法缩短了现金从客户到企业的中间周转时间,但在多处设立收账中心,增加了相应的费用支出。为此,企业应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做出是否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的决策,这需要计算分散收账收益净额。
分散收账收益净额=(分散收账前应收账款投资额-分散收账后应收账款投资额)×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因增设收账中心每年增加费用额
如果分散收账收益净额大于0,应该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否则,不应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
五、现金支出的管理
现金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决定如何使用现金。企业应建立采购与付款业务控制制度,并且根据风险与收益权衡原则选用适当方法延期支付账款。
与现金收入的管理相反,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延期支付账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合理利用”浮游量”。所谓现金的“浮游量”,是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2.推迟支付应付款。企业可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
3.采用汇票付款。在使用支票付款时,只要持票人将支票存入银行,付款人就要无条件地付款。但汇票不是“见票即付”的付款方式,这样就有可能合法地延期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