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断题
1、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不需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
2、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 )
3、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一律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 )
4、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其成本按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于该存货的间接费用确定。( )
5、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其中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那么其成本应为存货的计划成本。( )
6、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
7、工业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制造费用可以选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机器工时比例法、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
8、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等于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取得的现金流量。( )
9、如果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则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应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
10、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
11、当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存货销售时,在结转该存货销售成本的同时应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冲减存货销售成本。( )
12、导致存货跌价准备转回的,如果不是因为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的消失,而是其他影响因素造成的,也可以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
13、如果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必须确认存货跌价损失。( )
14、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
15、如果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 )
四、计算分析题
1、A、B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A公司将生产应税消费品甲产品所需原材料委托B公司加工。5月10日A公司发出材料实际成本为519.50万元,应付加工费为70万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率为10%,A公司收回后将进行加工应税消费品甲产品;5月25日收回加工物资并验收入库,另支付往返运杂费1.50万元,加工费及代扣代交的消费税均未结算;5月28日将所加工收回的物资投入生产甲产品,此外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生工资费用200万元,福利费28万元,分配制造费用181万元;5月31日甲产品全部完工验收入库。6月5日销售甲产品一批,售价2000万元(不含增值税),货款尚未收到。要求:编制A公司有关委托加工材料及收回后的会计分录。
2、甲公司期末原材料的账面余额为150万元,数量为10吨,该原材料专门用于生产与乙公司所签合同约定的30台A产品。该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提供A产品30台,每台售价10万元(不含增值税)。将该原材料加工成30台A产品尚需加工成本总额为142.50万元。估计销售每台A产品尚需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本期期末市场上该原材料每吨售价为14万元,估计销售每吨原材料尚需发生相关税费0.2万元。要求:计算原材料可变现净值,编制会计分录。
五、综合题
1、淮河公司系上市公司,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2005年初“存货跌价准备-甲产品”科目余额100万元,库存原材料-A料未计提跌价准备。2005年年末“原材料”-A料”科目余额为1000万元,“库存商品-甲商品”科目的账面余额500万元,库存A原材料将全部用于生产乙产品共计100件,每件产品成本直接材料费用10万元,80件乙产品已经签订销售合同,合同价格为每件11.25万元,其余20件乙产品未签订销售合同,预计乙产品的市场价格为每件11万元;预计生产乙产品还需发生除A原材料以外的成本为每件3万元,预计为销售乙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每件为0.55万元。甲产品无不可撤销合同,市场价格总额为350万元,预计销售甲产品发生的相关税费总额为18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要求: ⑴计算2005年12月31日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⑵计算2005年12月31日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⑶计算200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 ⑷编制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