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原材料入账价值=900+9×(1-7%)+3+2.7=914.07(万元)。
2、答案:D
解析:购入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6000+350+130=6480(元)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公斤)
所以,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6480/180=36(元/公斤)。
3、答案:A
解析:相关税费是指企业购买、自制或委托加工存货所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和不能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等,不包括按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税额。
4、答案:A
解析:借:委托加工物资 180
贷:原材料 180
借:委托加工物资 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30
贷:银行存款 135.3
借:原材料 27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70
所以,该批原料已加工完成并验收成本为180+90=270万元。
5、答案:A
解析:由于委托加工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因此消费税不计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而是计入应交税费,所以半成品入账价值=140+4=144(万元)。会计分录为:
借:委托加工物资 140
贷:原材料 140
借:委托加工物资 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0.68
——应交消费税 16
贷:银行存款 20.68
借:原材料 144
贷:委托加工物资 144
6、答案:C
解析:由于A公司生产的计算机已经签订销售合同,该批计算机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库存数量4000台小于销售合同约定数量5000台,因此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应以约定的价格4000台×1.20=4800万元作为计量基础。该批计算机的可变现净值=4800-264=4536(万元)。
7、答案:A
解析:库存商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成本为35万元,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没有发生减值,因以前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不需要转回减值准备,所以2007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0。
8、答案:C
解析:A产品的成本=(12+17)×100=2900(万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8.7-1.2)×100=2750(万元),A产品发生减值。所以配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配件的成本为12×100=1200万元,配件的可变现净值=(28.7-17-1.2)×100=1050(万元),配件应计提跌价准备=1200-1050=150(万元)。
9、答案:B
解析:⑴存货可变现净值=(1800-600)×0.26-(1800-600)×0.005=306(万元);
⑵存货期末余额=(1800-600)×(540÷1800)=360(万元);
⑶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360-306=54(万元)
⑷期末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4-45+45×600/1800=24(万元),注意销售时同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
10、答案:C
解析:乙材料可变现净值=(900+1100×20%)-300-55=765万元,乙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235万元(1000-765);丁产品本期应计提跌价准备=500-(350-18)-100=68万元;甲公司2003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35+68=303万元。
11、答案:B
解析:ACD不能满足存货定义,不属于企业存货。
12、答案:A
解析:该公司当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存货净额为:28+21+36=85(万元)。
13、答案:B
解析: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14、答案:A
解析: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50-6=44(万元)
自制半成品加工为产品的成本=35+11=46(万元)
产品发生了减值,该自制半成品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自制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50-11-6=33(万元)
自制半成品的成本为35万元,所以自制半成品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35-33)
15、答案:C
解析: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0000×5000/(15000+5000)=500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20000×15000/(15000+5000)=15000(元);
B产品的存货成本=60000+15000+15000=90000(元)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
解析:C不满足存货定义,不属于存货内容。
2、答案:ABCD
解析:按照新准则规定,上述四项均应计入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成本。
3、答案:AD
解析: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管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4、答案:ABCD
解析: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如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小规模纳税企业支付的增值税额不能抵扣,所以也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5、答案:ABDE
解析:选项C应计入管理费用
6、答案:AC
解析:因遭受意外灾害发生的损失和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得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应暂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在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7、答案:BCD
解析: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8、答案:BC
解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9、答案:ABC
解析: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10、答案:BDE
解析:A与C不需将存货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只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1、答案:ACD
解析: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12、答案:BD
解析: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代扣代缴的消费税要计入委托加工物资的成本,而不应计入应交税费中。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合理损耗应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直接与其他采购成本一起计入存货价值,不需要单独进行账务处理。
2、答案:√
解析:参见教材原文。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应当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再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
3、答案:×
解析: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4、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成本的确定。
5、答案:×
解析: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企业在存货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简化核算方法,则成本应为调整后的实际成本。
6、答案:√
解析:对于性质和用途相似的存货,应当采用相同的成本计算方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7、答案:√
解析:
8、答案:×
解析: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9、答案:×
解析:如果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只是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应计提减值准备。并不代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10、答案:√
解析: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该考虑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如用于出售的存货和用于继续加工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就不相同。
11、答案:√
解析:
12、答案:×
解析:如果本期导致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的影响因素不是以前减记该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则企业会计准则不允许将该存货跌价准备转回。
13、答案:×
解析:即使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如果其贬值幅度小于已提的减值准备额,就应该在当期反冲跌价准备,这样的话,就不是确认存货跌价损失而是反冲以前多认定的存货跌价损失了。
14、答案:√
解析:企业应在每一会计期末,比较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并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使得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的,其冲减的跌价准备金额,应以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15、答案:√
解析:如果企业持有的同一项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订购的数量的,应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金额。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⑴发出原材料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519.50
贷:原材料 519.50
⑵应付加工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
应缴纳增值税=70×17%=11.90(万元)
应税消费品计税价格=(519.50+70)÷(1-10%)=655(万元)
代扣代交的消费税=655×10%=65.50(万元)
借:委托加工物资 7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90
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65.50
贷:应付账款 147.40
⑶支付往返运杂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1.50
贷:银行存款 1.50
⑷收回加工物资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591
贷:委托加工物资 591
⑸甲产品领用收回的加工物资:
借:生产成本 591
贷:原材料 591
⑹甲产品发生其他费用:
借:生产成本 409
贷:应付职工薪酬 228
制造费用 181
⑺甲产品完工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1000
贷:生产成本 1000
⑻销售甲产品:
借:应收账款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
贷:库存商品 1000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000×10%=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
⑼计算并上交消费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65.50=134.50
贷:银行存款 134.50
解析:
2、答案:
⑴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30台×10-30台×1=270(万元)
⑵A产品的成本=150+142.50=292.50(万元)
⑶由于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270万元低于产品的成本292.50万元,表明原材料应该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⑷原材料可变现净值=30台×10-142.50-30台×1=127.50(万元)
⑸计提的金额=150-127.50=22.50(万元)
⑹借:资产减值损失 22.5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2.50
解析:
五、综合题
1、答案:⑴2005年12月31日计算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①有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80×10+80×3=104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80×11.25-80×0.55=856(万元)
判断,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库存原材料A料可变现净值=80×11.25-80×3-80×0.55=616(万元)
库存原材料A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80×10-616=184(万元)
②无合同部分:
乙产品成本=20×10+20×3=260(万元)
乙产品可变现净值=20×11-20×0.55=209(万元)
判断,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库存原材料A料可变现净值=20×11-20×3-20×0.55=149(万元)
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10-149=51(万元)
③库存原材料A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184+51=235(万元)
⑵2005年12月31日计算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甲产品成本=500(万元)
甲产品可变现净值=350-18=332(万元)
甲产品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00-332-100=68(万元)
⑶2005年12月31日计算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235+68=303(万元)
⑷编制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3
贷:存货跌价准备 303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