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指的是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的现金流出量与现金流入量的统称。在现金流量的计算中,必须理解和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现金流量的假设
为简化现金流量的计算过程,教材作了七项假设:投资项目的类型假设、财务可行性分析假设、全投资假设、建设期投入全部投资假设、经营期与折旧期一致假设、时点指标假设、确定性假设。在上述假设中应重点理解:(1)全投资假设。该假设认为即便实际存在借入资金也将其作为自有资金对待,因此第158页确定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时就把该年利息作为现金流入量了(每年实际计算利息并计入费用从而形成现金流入,但又假设借入资金作为自有资金不需支付利息)。(2)建设期投入全部投资假设。该假设认定无论投资是一次投入还是分次投入,除特殊说明外,所有投资均在建设期内投入。(3)时点指标假设。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现金流量是在某一时点完成的,如购置一台汽车、支付应交税金等,而有些现金流量则表现为某一期间的结果,如收入、成本、折旧、摊销、利润和税金等,根据惯例,凡是收入、成本、折旧、摊销、利润和税金等均属于时期值,在期末确定现金流量;各种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土地使用权投资、开办费投资等)如明确指明在期初投入,则作为时点值在期初确定现金流量,如未作明确说明,一般应作为时期值在期末确定现金流量。
二、现金流量的确定
(1)营业收入。一般说来,营业收入是指收到现金的营业收入(即经营现金流入),因此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在存在折扣和折让的情况下,会计上对营业收入是采用总价法还是采用净额法进行账务处理:如采用总价法核算营业收入,由于营业收入包括折扣和折让,而折扣和折让不能形成现金流入,因此应按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营业收入净额计算经营现金流入量;如采用净额法核算营业收入,由于营业收入已将折扣和折让扣除,因此应按营业收入总额计算经营现金流入量。二是不同期间的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是假设正常经营年度内每期发生的应收账款与回收的应收账款大体相等,因而本期的营业收入均为收到现金的营业收入;但如果明确指明前后期间营业收入不等,并且当期营业收入中有一部分在本期收到现金,另一部分将在以后期间收到现金(即形成应收账款),则经营现金流入量应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如某公司1999年年初有应收账款50000元,2000年实现收入800000元,根据以往经验,当年收入中有80%在当年收到现金,而其余的20%在下年收到现金。则该公司2000年的营业收入(即经营现金流入量)为690000元(800000×80%+50000)。
(2)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是指在固定资产上的原始投资额,表示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而产生的现金流出;而固定资产原值则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及资本化利息之和,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重要影响因素。
(3)经营成本。一般说来,经营成本是指经营期内所发生的、需要付出现金的成本和费用(即经营现金流出),其数额等于某一年度的总成本、费用减去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开办费摊销额、递延资产摊销额后的余额。因此,形成经营现金流出的经营成本是付现的经营成本,而不包括沉没的经营成本(过去支付过现金而在现在和未来摊入成本或费用的支出,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开办费摊销额、递延资产摊销额等)。计算经营现金流出量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4)各项税款。除增值税外,支付各项税款(无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均形成现金流出。如果将增值税销项税额与进项税额的差作为“其他现金流入量”,则应同时列入“其他现金流出量”;否则,均不列入“其他现金流入量”和“其他现金流出量”项目。
三、净现金流量的简算
所谓净现金流量是指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间的差额,在此应注意两点:第一,净现金流量是同一时点(如1999年末)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差。第二,净现金流量按投资项目划分为三类: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单纯固定资产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和更新改造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确定时应分三类分别确定:
(1)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原始投资
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额+该年利息费用+该年回收额
(2)单纯固定资产项目的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的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
经营期某年现金净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净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