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冲回,对部分业绩较差、面临保牌摘帽的ST公司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ST金盘2003年全年盈利954.5万元,而其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三项计提转回即高达713万元。又如ST鼎天通过出售不良资产,冲回坏账准备、减值准备等共2214.7万元,直接增加了同等数额的损益。其余如ST金马、ST长控、宗申动力等公司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值准备转回。 (陆满平)
从三方面加强监管
□陆满平
不当计提存在的理由
为什么上市公司年年都会利用八项计提操纵年报披露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深层原因。
在监管者与上市公司的报考博弈中,监管者往往处于劣势 在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的报考博弈中,上市公司受内部利益的驱动,会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利润操纵手段,拓宽利润操纵“戏路”,以逃避监管部门的管束,达到摘牌保壳、顺利向投资者圈钱和维护公司品牌形象等多重目的。八项计提仿佛“水龙头”,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上市公司相机行事,时而拧紧些,时而又放紧点;紧的时候谓之遵循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松的时候也有各自的理由。
科学的计提专业要求太高,若干计提问题在理论和操作上都还存在争议 在面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变更的问题时,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依靠一定的会计职业判断。《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规定对会计政策变更、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采用追溯调整法,即若有损失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不影响本年度利润;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即若有损失调整本年度损益,不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出于粉饰当年会计报表目的,上市公司偏爱追溯调整法,将隐含的巨额损失由以前年度消化,因此有意混淆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差错更正和会计估计变更的界线,将本应归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进行追溯调整,清除对本年的不利影响。
现有规定对有关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的标准,概念内涵却又过于统一,欠灵活性,因而操作性差。现有准则中使用的计量基础有: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出售净价、使用价值、市价等多个标准,各有表述,有时同一概念内容又过窄过死,如公允价值国内定义很死,而国际会计中的定义多达11个,在不同准则中有不同的解释,有针对性。
我国目前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特别是证券市场,有关资产信息、价格市场尚不十分健全,对八项准备的计提和信息披露在时间上不一致,削弱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另外,不恰当的计提,使上市公司国有资产的帐面价值降低,企业净资产总额随之下降,在国有资产整合、上市公司购并重组、国有股减持或下一步的国有股全流通过程中,容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由此可见,诸多问题在会计、财务和税收方面都还存在争论,其结果必然导致上市公司想方设法利用八项计提操纵利润。当前,防范上市公司利用各种手法操纵八项计提的主要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应出台具体实施与监管细则
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规定相对来说比较模糊,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具体而言,坏账计提方法、计提比例最易成为上市公司调节“计提”金额的有效方法。尽管中国证监会在今年年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中规定,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八项计提的内控制度,并特别强调,上市公司不得为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利用资产减值及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各期利润,不得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如果公司滥用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转回调节利润,有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监管层显然用心良苦。不过,在具体计提上,如何认定上市公司的处理是否公允,仍然存在技术障碍。虽然上市公司纷纷公告称已建立资产减值准备和计提坏账准备的内控制度,但大多数都是有其形而无其实。基于此,由于计提往往数额巨大,对公司业绩影响相当明显,因此,监管层应该在会计、财务、税收、金融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一些有关计提更具体的实施细则。如为了减少计提政策差异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资产及减值准备的上、下限等做出引导性、参考性的标准及限制条件,并就相关政策的披露作出进一步的要求,以提高计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及实用性。
发挥专业机构和媒体的作用
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中介机构特别是审计师职责,使其真正承担起“经济警察”的职能。在青海明胶案例中,投资者已欣喜地看到审计师为保障会计报表“清洁”所作出的努力———尽管“雇主”对偿还难度很大的3926万元的关联欠款仅计提了437万元的专项坏账准备,才勉力实现了185.49万元的盈利,但审计师依然不依不饶地出具了“非标意见”。为了让审计师更好地把关,监管层应在制度上保障其利益,同时,对为迎合雇主需求,对财务报表疑点“不作为”的审计师进行严厉查处。再有,当审计师意见和上市公司会计处理发生冲突时,如何认定和为中介机构撑腰也非常关键,例如,对于青海明胶2003年的盈亏,应当有一个解决的机制,以避免上市公司“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最终不了了之。要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必要时可以要求中介机构出具针对八项计提全部或单项内容的专项报告并及时披露,有关媒体要高度关注上市公司八项计提事宜,发现计提操纵即予以揭露,让上市公司计提操纵成为“过街老鼠”。
不断提高投资者的鉴别能力
要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分析技巧的教育和培训,通过各种形式普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分析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投资者对各种计提的鉴别能力。如计提本身属于会计估计范畴,绝对客观是不可能。作为会计主体的上市公司,在计提会计处理上可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从而有可能给报表使用者造成某种程度的混淆。对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区别,投资者只要把握住会计估计变更,是指原来的估计方法只是不能适用目前实际情况而需要发生改进,而对过去的实际情况来说它还是恰当的,因此不需要追溯调整;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原未发现的会计差错使过去的损益不再可靠,因而需要追溯调整留存收益。会计准则规定,当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很难区分时,应按会计估计变更的方法处理。
由此,投资者可以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判断混淆三者的区别,还可以结合期初留存收益各账户、八项计提等相关账户和会计报表附注一同分析,判断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利润操纵行为。股票投资者还要注意,即使是规模一样、经营业绩相当的两个上市公司,由于两个董事会之间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领导风格不同,导致两个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比例大相径庭,从而导致投资者据以判断投资决策的重要指标———每股收益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