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考试指导>考试教材

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答疑一

来源: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2016年7月1日

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答疑一

1. 教材第69页倒数第15行和倒数第14行中,是在计算调整后的净利润。公式中“-(7000000-5000000)80%”、“-(12000000/16-10000000/20)”和“-(8000000/8-6000000/10)”应如何理解?可否理解为:这三项分别是减去“已售存货中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年折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以及“年摊销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部分”?

解答:是。准确地说,这三项分别是由于已售存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而应调整增加的营业成本,由于固定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而应调整增加的折旧额,以及由于无形资产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而应调整增加的摊销额。

2. 教材第70页倒数第2行,为何把投资损益调整增加“1200000”元?该数字是如何算出的?按照第71页第2行的计算公式:(30 000 000+6 000 000)×20%=7 200 000,第70页投资损益是否应调整增加“7 200 000”元?

解答:20×9年,联营企业乙公司向投资方甲公司出售商品,且该商品至当年年末仍未对外出售或未被消耗,由此产生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6 000 000元,甲公司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9年净利润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2×10年,甲公司对外出售该商品,意味着原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因此,甲公司在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10年净利润时,应当将原未确认的内部交易损益调整回来,从而调整增加投资收益1 200 000元(6 000 000×20%)。至于7 200 000元,是调整后应当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3. 教材第70页第17行中,“(20000000-4000000+4000000/10/4)20%”应如何理解?“-4000000”和“+4000000/10/4”分别代表什么?“-4000000”可否理解为“对甲公司内部销售利润的抵消”?“+4000000/10/4”可否理解为“对乙公司内部购进固定资产多计提折旧的抵消”?

解答:是。

4. 教材第98页“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中的第7行是“(1)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请问“或者”后面是否还有文字?

解答:此处讲了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第二种情形是“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无法可靠计量”。因此正确的理解是,“(1)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2)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无法可靠计量”。

5. 教材第102页【例7-2】的第13行计算补价比例时,是用补价81 081元作为分子的,此处为何乙公司支付给甲公司的750 000元要扣除增值税税差668 919元?另外,教材第104页【例7-4】的第10行计算补价比例时,是用补价100 000元作为分子的。请问这个补价100 000元是否已经扣除了增值税税差?此处是否还应该扣除增值税的税差?

解答:教材第102页【例7-2】的第13行计算补价比例时,补价比例=81081/6081081=1.3%,未考虑相关税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甲公司收到乙公司支付的款项为750000元,但其中668 919元为增值税,实际补价金额为81081元,因此在计算补价比例时,应当基于实际补价。

同样的道理,在教材第104页【例7-4】的第10行计算补价比例时,甲公司实际收到的补价为100000元,其中不含增值税费用,因此,补价比例=100000/1150000=8.7%。

6. 教材第102页【例7-2】,甲公司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6 081 081-81 081=6 000 000元。乙公司换入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6 000 000+81 081=6 081 081元。这里增值税均不影响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但教材【例7-3】(第104页第3行和第8行)中,甲公司换入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项税额=(5 000 000-1 400 000)-216 000=3 384 000元,乙公司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销项税额=(4 200 000-600 000)+216 000=3 816 000元。在这里增值税却影响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请问这是为什么?

解答:在【例7-3】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所涉及的资产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企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或收到补价,均不确认损益。为此,企业在“相关税费”中考虑了增值税。

7. 教材第104页第16行换入资产成本的公式中,“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是否包括增值税?按【例7-6】(第109页第21行)的理解,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应该包括增值税,并体现为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的差额?

解答:在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按照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确认损益”的原则,“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中考虑了增值税。在【例7-6】中,企业在此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涉及应交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换入资产的账面价值受两者影响。

8. 教材第157页表9-4中,左边第3列的倒数第3行,“实际利息收入545 000元”是如何计算出的?

解答:545 000=(59 000*5)+(1250 000-1000 000)

= 295 000 + 250 000

其中,295 000是5年应收的实际票面利息,250 000是5年需要分摊的债券利息调整金额(即债券折价部分)

9. 教材第180页【例10-3】的第7行中,请问“(10×e0.42)”是什么公式?应如何理解?

解答:P=P0ex是连续复利计算公式。


233网校视频解析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教材变化情况

一次通关攻略:中级会计师各科章节90%重难点马上试听》

手机用户可访问:https://m.233.com/zhongji/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