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x股票自6月30日至年末数量均为20万股,单位成本为10元,8月10日曾收回现金股利8万元,所以2004年12月31日的成本=初始成本200-收回的现金股利8=192(万元)。由于年末单位市价为8元,所以年末市价为20×8=160(万元),故跌价32万元。因其曾在6月30日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故年末应计提跌价准备32-20=12(万元)。
y股票自6月30日至年末数量均为8万股,单位成本为16元,且后半年未发生收现金股利等事项,所以年末成本仍为128万元。由于年末市价为8×17=136(万元),所以不跌价。但因6月30日曾计提跌价准备16万元,故年末应当转回跌价准备16万元。
z股票自6月30日至年末数量均为6万股,单位成本为18元,且后半年未发生收现金股利等事项,所以年末成本仍为108万元。由于年末市价为6×16=96(万元),所以发生跌价108-96=12(万元),但由于6月30日曾计提跌价准备18万元,故年末应当转回跌价准备6万元。
总之,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当计提跌价准备12-16-6=-10(万元),即转回10万元。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短期投资跌价准备——y股票16
——z股票6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x股票12
投资收益10
(3)计算甲公司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换出资产(写字楼)帐面价值=8000-5300=2700(万元),由于其年末可收回金额为2100万元,故应当计提减值准备600万元。成本法下的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60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00
(4)根据资料(4),计算甲公司2004年对该管理用大型设备计提的折旧额和2004年12月31日应计提或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该设备每年正常折旧额=(4900-100)÷8=600(万元),至2003年末计提减值准备360万元后该设备的帐面价值为(4900-600×3)-360=2740(万元),之后从2004年起重新计算的未来每年折旧额=(2740-100)÷5=528(万元),这样,2004年进行减值测试前该设备的实际帐面价值=2740-528=2212(万元),而2004年末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2600万元(2380万元和2600万元二者之中的高者),这就说明,2004年末应当转回减值损失。由于2004年末该设备正常帐面价值为4900-600×4=2500(万元),故应当转回减值损失2500-2212=288(万元),同时应当恢复因减值而少提的折旧600-528=72(万元)。
总之,2004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528万元。年末应转回减值准备288+72=360(万元),即全部转回。相关会计分录为:
a.借:管理费用528
贷:累计折旧528
b.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60
贷:累计折旧72
营业外支出288
(5)假定甲公司在计提及转回相关资产减值准备后的2004年度会计利润总额为8000万元,计算甲公司2004年度应交所得税,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由于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会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减值损失应当转回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所以,甲公司2004年因计提或转回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而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净额=-10-10+600-288=292(万元)。同时,因2003年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导致2004年会计上少提折旧600-528=72(万元),但税收认可的折旧仍为600万元,这就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72万元。
2004年应交所得税=(8000+292-72)×33%=2712.6(万元),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292-72)×33%=72.6(万元),所得税费用为2712.6-72.6=2640(万元)。债务法下的相关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2640
递延税款72.6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712.6
【解析】
本题内容涉及存货、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和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以及非货币性交易和所得税的核算,难度较大。解答本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有合同价格和无合同价格的存货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不同),并分别判断是否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如果某种存货某个期末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低于成本的部分是该期末应当保留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至于本期应当计提还是部分转回,必须要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是否有、是多少,然后才能计算确定本期应当计提或转回的金额,并据以编制分录。
(3)对用于生产的材料而言,期末是否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关键取决于所生产的产品是否发生跌价。如果材料跌价,但对应的产品不跌价,并不需要对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是仍然按材料的成本进行计价。
(4)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应当首先正确计算至本期末的投资成本,注意:该成本并不一定等于初始成本。其次,将同一时期的成本与市价进行对比,并判断是否跌价,跌多少。再次,应考虑跌价准备是否有期初余额,是多少。最后,根据期末应当保留的跌价准备与期初余额的情况,计算本期应当计提或转回的金额,并据以编制分录。
(5)非货币性交易不涉及相关税费和补价时,应以换出资产帐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6)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计提或转回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很简单。如果是权益法,则要考虑股权投资差额,才能确定减值准备的核算。
(7)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总是销售净价与现金流量的现值二者之中的较高者。
(8)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后,应当重新计算未来各年的折旧。
(9)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时,应当恢复因减值而少计提的折旧。转回的分录应当一借两贷,冲减“营业外支出”帐户的金额并不等于冲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帐户的金额。注意:计算转回减值损失的金额时,应当先将正常帐面价值2500万元与可收回金额2600万元比较,找出其中的较低者即2500万元,然后再用2500万元减去转回前的实际帐面价值2212万元,即应当转回减值损失2500-2212=288(万元),它会对利润总额产生影响。
(10)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又应重新计算未来各年的折旧。如本题2004年转回准备后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成为正常帐面价值2500万元,所以未来4年内每年的折旧额应当为(2500-100)÷4=600(万元)。
(11)时间性差异不仅应当区分是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还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而且应当区分是产生还是转回。
(12)“递延税款”帐户的金额和方向都与时间性差异的类别及净额有关。